第11章 柴荣三征南唐与李煜的困兽之斗(3 / 11)

加入书签

艘巨大的战船,他们的汗水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柴荣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些战船,不时询问工人们一些技术问题,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赞赏。

突然,一阵激昂的号角声响起,吸引了柴荣的注意。

他转头望去,只见一队士兵正在操练,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气势磅礴。

柴荣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手下的将领们笑道:“前两次咱们在陆地上杀得南唐丢盔弃甲,让他们以为咱们只会骑马射箭。

这次,朕要让李煜知道,水里也不是他们的地盘!”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霸气,将领们纷纷附和,表示一定不辜负皇帝的期望。

柴荣看着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能够在水战中取得辉煌的胜利。

有个出身骑兵的将领没底,小心翼翼地凑上前:“陛下,咱们北方将士从小骑马,连大河都少见过,这战船、水战的门道太复杂,真能玩转水军?”

柴荣闻言,猛地一拍身边的船板,震得木屑簌簌掉落,语气里满是不服输的劲:“不会就学!

朕当年刚继位时,也没人信朕能打赢北汉、契丹!

兵法说‘兵无常势’,只要肯下苦功,北方人照样能在水里打胜仗!

朕就不信这个邪!”

为了让水军快成型,柴荣下了死命令:士兵每日必须在水里操练四个时辰,学不会游泳者,罚俸禄;水军将领需每日提交训练报告,完不成进度者,降职使用。

他还常亲自来到河边,看着士兵们练习登船、列阵,甚至会坐上小船,跟着吴越将领学习辨认水流——原本对水战一窍不通的后周军,经过数月苦练,竟真练出了模样:战船能在淮河上整齐列阵,士兵能熟练操控船桨、射弩箭,连最棘手的“水陆协同”

战术,都能顺畅演练。

同年十月,后周水陆大军集结完毕。

柴荣在汴梁城外举行誓师大会,十万大军列阵如黑云压城,战船沿着汴河排开,帆影连天,军旗上的“周”

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柴荣身披亮银铠甲,手持佩剑,站在高台上对着将士们高声喊话:“南唐占江淮百年,割据一方,百姓苦之久矣!

这次咱们水陆并进,直捣金陵!

谁能第一个拿下李煜的皇宫,朕就封他当节度使,赏钱万贯!”

士兵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举起兵器高喊:“拿下金陵!

活捉李煜!”

喊声震得汴河水面泛起涟漪,连远处的树木都微微晃动。

当天,柴荣亲自率领水陆大军,沿着汴河南下,目标直指长江北岸的南唐重镇——濠州。

消息传到金陵,南唐朝堂瞬间乱成一团。

大臣们围着李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宰相冯延巳颤巍巍地说:“陛下,后周打造了大批战船,还借了吴越的水军将领,显然是要渡江南下!

咱们得赶紧加固长江防线,在采石矶、瓜洲渡多派士兵,再把战船集中起来,绝不能让周军过江啊!”

可李煜却坐在龙椅上,目光落在案头未完成的词稿上,那是他昨夜刚写的《浪淘沙令》,还没斟酌好最后两句。

他抬起头,幽幽地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侥幸:“冯相不必惊慌。

长江宽达数十里,风大浪急,后周的北方人就算练了几天水战,也未必能驾驭得了。

长江天险,岂是那么容易突破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内侍总管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脸色惨白:“陛下!

不好了!

探子来报,后周水军已经渡过淮河,拿下了濠州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