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柴荣三征南唐与李煜的困兽之斗(4 / 11)

加入书签

外的渡口,现在正朝着泗州方向进军!”

“什么?”

李煜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来,手里的毛笔“啪嗒”

一声掉在词稿上,墨汁瞬间晕染开来,把“帘外雨潺潺”

的词句涂成了一团黑。

他瞪大了眼睛,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们怎么做到的?北方人……怎么可能这么快渡过淮河?”

他始终以为,长江天险能护南唐周全,却忘了淮河是长江的支流,后周一旦掌控淮河,就能顺着河道直抵长江。

此刻的李煜,看着案上被墨汁弄脏的词稿,又想起内侍口中“渡过淮河的后周水军”

,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所谓的天险,在柴荣的决心与后周的实力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而南唐的命运,也随着这支“水陆两栖战队”

的南下,彻底走到了悬崖边缘。

二、金陵困守:李煜全民皆兵挽危局,外交忽悠遇冷遇

后周水军渡过淮河、直逼长江的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劈在了沉溺在诗词世界中的李煜身上。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无情地刺破了他那虚幻的文学梦境,将他从沉醉中猛然惊醒。

李煜瞪大了双眼,满脸惊愕地望着眼前的奏报,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慌。

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继续沉迷于诗词之中,而对国家的安危视若无睹了。

于是,他迅收起了平日里的懒散与懈怠,一改往日的颓废模样,在金陵皇宫里紧急召集大臣们召开朝会。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肃穆。

李煜面色凝重地坐在龙椅上,他的声音虽然有些低沉,但却透露出一种决然与果断:“诸位爱卿,如今后周水军来势汹汹,已渡过淮河,直逼长江。

我大江南岸危在旦夕!”

说罢,他猛地一拍御案,站起身来,厉声道:“即日起,金陵及周边州县全民皆兵!

凡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子,皆需参军守城!

不得有丝毫延误!”

李煜的这道命令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炸开了锅。

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露出惊愕之色,有的则是忧心忡忡,但在李煜的威严面前,无人敢提出异议。

为了彰显自己“保家卫国”

的坚定决心,李煜特意穿上了厚重的铠甲,步伐稳健地登上了金陵城头。

他站在城楼上,俯瞰着城下密密麻麻的人群。

这些人都是被强行征召而来的百姓,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惶恐和不安。

城下的百姓们形形色色,有扛着锄头的农夫,他们的手因为常年劳作而粗糙;有握着剪刀的裁缝,他们的手指灵活而纤细;还有背着药箱的郎中,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然而,尽管每个人的身份和职业各不相同,但此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战争的恐惧。

李煜深吸一口气,然后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略带威严的声音对着城下的百姓高声喊话:“乡亲们!

后周军马上就要渡过长江,一旦城破,大家的家就没了!

现在是保家卫国的时候到了!

拿起你们的锄头、菜刀,这些都是武器!

跟着朕守住金陵,朕定不会亏待大家!”

他的声音在城楼上回荡,传进了每一个百姓的耳朵里。

然而,城下的百姓们却只是面面相觑,没有人敢抬头看城楼上的皇帝。

他们的沉默让李煜感到一阵失落,但他并没有放弃,继续喊道:“乡亲们,金陵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不能让敌人轻易夺走!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一定能够守住这座城市!”

在喧闹的人群中,一个头花白的老汉显得格外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