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存勖的戏子亡国闹剧与石敬瑭的坑爹操作(6 / 9)

加入书签

/p>

他声音颤,带着哭腔,“让你们跟着受苦了。”

老农愣了愣,这才觉得眼前的“客商”

说话不对劲,刚要再问,李嗣源已经转身往回走,背影挺得笔直,却看得出来在抖。

回宫后,李嗣源连夜召集大臣,连晚饭都没吃。

他把那根没吃完的野菜拍在案上,菜叶子上还沾着泥土,对着满朝文武拍着桌子吼:“看看!

这就是老百姓吃的东西!

你们在京城里大鱼大肉,就没人想过城外的人在啃这个?即日起,全国赋税减免三成!

打开所有粮仓,把陈米新米都运出去,赈济灾民!

谁敢克扣一粒粮食,不管他是皇亲还是国戚,朕就砍谁的脑袋喂狗!”

粮食分到老百姓手里那天,乡下的土路上挤满了人。

捧着新米的老农们对着洛阳的方向磕头,额头磕出了红印子,嘴里反复喊着“陛下圣明”

有个读过几年书的老秀才抹着眼泪说:“这李嗣源,体恤百姓,减免赋税,简直就是当代的‘小尧舜’啊!”

这话传到宫里,李嗣源正在用粗瓷茶杯喝茶,闻言只是摆摆手,对身边的太监说:“别听他们瞎吹。

我不要当尧舜,也当不了尧舜。

只要老百姓能吃饱饭,睡安稳觉,冬天有棉衣穿,我这皇帝就算没白当。”

皇宫的金銮殿里,他依旧穿着那件洗得白的旧袍子,案上摆着粗瓷茶杯,里面泡的是最便宜的茶叶。

比起李存勖的荒唐戏码,这位草根皇帝正弯着腰,一点点把后唐从悬崖边上往回拉。

只是这乱世的根基早就被蛀空了,他能撑多久,谁也说不准。

风从北边吹过来,带着草原的寒意,也带着说不清的变数。

四、石敬瑭的&0t;坑爹操作&0t;:儿皇帝的屈辱诞生

要说五代十国里最能“作”

的人物,石敬瑭认第二,怕是真没人敢认第一。

这哥们本是李嗣源的女婿,打小在沙陀军营里摸爬滚打,刀光剑影里硬生生熬成了手握重兵的河东节度使。

在晋阳城里,他跺跺脚,整个北方的地皮都得颤三颤——府里的亲兵个个能征善战,仓库里的粮草堆得比城墙还高,连契丹人都得敬他三分。

可安稳日子没过多久,变故就像乌云似的压了过来。

李嗣源一闭眼,他的儿子李从厚、李从珂跟走马灯似的换皇位,龙椅还没焐热就换人坐。

尤其是李从珂,打小就看石敬瑭不顺眼,总觉得这个姐夫眼神里藏着野心。

等他自己坐上龙椅,更是夜夜睡不着觉,梦里全是石敬瑭提着刀闯进皇宫的场景。

于是,削兵权的诏书一道接一道往晋阳送,措辞一次比一次硬:“姐夫啊,你在河东太辛苦了,回京来享清福吧,兵权交给朝廷保管”

“晋阳的兵太多了,裁掉一半,给其他地方匀匀”

……明里暗里都在说:“把兵交出来,不然有你好果子吃。”

石敬瑭哪肯束手就擒?他在府里绕着柱子转了三天,算盘打得噼啪响:论兵力,自己的河东军虽然精锐,但跟后唐的全国兵马比,还是差了一截;论名声,李从珂再怎么说也是李嗣源的亲儿子,占着“正统”

的理,自己起兵就是“谋反”

硬打?纯属拿鸡蛋碰石头。

可就这么认栽,把兵权交出去当个富家翁?他又不甘心——这辈子刀尖上舔血,图的不就是那把龙椅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突然,这哥们眼睛一亮,像被雷劈中似的,想出个能让后世骂他千年的馊主意——找外援!

而他找的“外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