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存勖的皇帝变形记与后梁的最后疯狂(8 / 8)

加入书签

皇帝看了贺信高兴不?有没有说要赏咱们点什么?有没有提让咱们出兵帮忙?”

得知皇帝只夸了他“恭顺懂事”

,没提别的要求,他才松了口气,乐呵呵地喝起了早茶。

这老头搞外交是把好手,对家里的百姓更是上心。

钱塘江的潮水凶得很,每年都要冲垮堤岸,淹了良田。

钱镠二话不说,调了几万民夫,运来巨大的条石,一块一块垒在江边,又打下密密麻麻的木桩固定,硬是筑起了一道“扞海石塘”

潮水再来时,撞在石墙上“哗哗”

作响,却再也冲不垮堤岸。

百姓们站在塘边,看着田里金黄的稻子,都念叨着:“钱王这哪是筑塘啊,是给咱们筑起了铁壁铜墙,保住了饭碗呢!”

有次他换上粗布衣裳微服私访,走到城外的稻田边,见一个老农正弯腰插秧,动作有些迟缓。

钱镠上去搭了把手,一边插秧一边跟老农唠嗑。

老农不认识他,只当是个热心的老汉,插着插着就叹了口气:“钱王是个好皇帝,修了海塘,让咱们能安稳种庄稼。

就是这赋税啊,还是有点重,每年交完粮,家里剩不下多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钱镠没吭声,帮着插完半亩地才离开。

回到王府,他立刻让人核算赋税,当天就下了令:“凡是种水稻的农户,每亩地减免三成赋税;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再免两成。”

底下的官员不解:“大王,国库还要给中原送礼,减税了怕是不够啊。”

钱镠瞪了他一眼:“百姓手里有粮,比国库堆金积玉还重要。

没了百姓,谁给你种粮?谁给你守着这吴越?”

公元932年的秋天,杭州城飘起了细雨,81岁的钱镠躺在病榻上,已经没了多少力气。

他把子孙们都叫到床前,枯瘦的手紧紧抓着长孙的手腕,反复叮嘱:“记住,一定要善事中原,不管谁当皇帝,咱们都好好听话,别惹事。

维护和平比什么都强……咱们吴越,能不打仗就别打仗,让百姓多过几天安稳日子……”

直到咽气前,他嘴里还在念叨:“别打仗……别打仗……”

靠着这份“苟全性命于乱世”

的智慧,吴越国成了五代十国里少有的“世外桃源”

北方逃难的人往南跑,一进杭州城就不想走了——街上有吆喝着卖糖人的小贩,西湖边有钓鱼的老翁,连夜里的打更声都透着安稳。

这时候的天下,依旧是一团乱麻。

李存勖灭了后梁,却在皇宫里跟伶人胡闹,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朱友贞成了后梁的末代皇帝,到死都没明白自己输在了哪里;徐温在江淮把权谋玩得滴水不漏,却没算到义子徐知诰藏着更大的野心;只有钱镠,安安稳稳地闭上了眼,留下一个百姓安乐的吴越。

可乱世的戏还没唱完。

李存勖会不会把后唐也折腾垮?徐知诰能不能真的取代杨氏,在江淮另起炉灶?那些还没登场的枭雄,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浪?且听下回分解。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