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存勖的戏子亡国闹剧与石敬瑭的坑爹操作(1 / 9)

加入书签

上回书说到,李存勖这位猛人,竟然如狂风扫落叶一般,将后梁的龙椅给掀翻了。

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毕竟他可是要续写李唐的荣光啊!

可谁能想到呢,这位老兄竟然自己先掉进了“戏瘾”

的大坑里,而且还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想当初,李存勖灭掉朱友贞的时候,那可真是威风凛凛啊!

他还装模作样地穿着铠甲,在军队里吆五喝六地训练士兵,那场面,真是好不威风。

可谁能想到呢,这才不过短短半年时间,他就彻底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朝堂上的奏折都快堆成山了,他却像个没事人一样,转头就钻进了戏台子里,跟那些伶人勾肩搭背,好不快活。

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别人叫他“李天下”

这个艺名,叫得那叫一个顺口,比“皇帝”

这个称呼都要顺溜得多。

这可让那些大臣们哭笑不得,他们苦口婆心地劝他几句,结果呢?轻者被那些伶人冷嘲热讽,重者直接就被丢官砍头了。

就连当年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那些老将们,都被他像破抹布一样丢在一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在戏台上耍宝,自己却只能在一边喝西北风。

就这样,后唐的朝堂被李存勖搅和得那叫一个乌烟瘴气,简直就像个乱糟糟的戏班子一样。

底下的人虽然心里都憋着一股气,但却谁也不敢说出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出闹剧怎么收场。

而朱友贞呢,带着后梁的末代皇帝头衔,在汴梁城破时一抹脖子,算是给十六年的后梁画上了个窝囊的句号。

他到死都想不明白,自己重用王铁枪时明明看到了希望,怎么就偏偏信了奸臣的鬼话,亲手拆了最后的顶梁柱?只能说,乱世里的江山,守不住的从来不止是兵戈,更是人心。

江淮那边,徐温把杨隆演、杨溥叔侄俩捏得像提线木偶,自己躲在帘子后面号施令,本以为能把权力牢牢攥在徐家手里。

没承想养了个比亲儿子还厉害的义子徐知诰,这小子表面温顺如猫,暗地里却悄悄织网,把徐温留下的势力一点点换成自己的人。

扬州城里的风,早就不姓徐了,只等着哪天刮开最后的遮羞布。

最安稳的还数吴越,钱镠老爷子把“苟”

字诀玩得炉火纯青,北边打得天昏地暗,他在杭州修海塘、种稻子,给中原皇帝送礼比谁都勤快。

百姓家里有存粮,街上有吆喝声,愣是把乱世过成了太平年。

只是老爷子年事已高,吴越的好日子,还能撑多久?

这中原大地,刚送走后梁的乱局,转身就迎来了后唐的荒诞。

李存勖在洛阳城里唱得正欢,却没瞧见,底下的将士们早就攥紧了刀——当年跟着他打天下,图的是功名富贵,可不是看他在戏台上耍威风。

更热闹的是,一个比李存勖还能“作”

的角色,已经在角落里磨拳擦掌了。

这人便是石敬瑭,早年跟着李存勖打仗,也算个能征善战的硬汉,可骨子里却藏着比谁都深的野心。

他看着李存勖把后唐折腾得乌烟瘴气,眼睛里早就冒了光,暗地里结交藩镇,囤积粮草,就等着一个机会。

这机会,说来就来。

李存勖的戏瘾越来越大,对将领的猜忌也越来越重,石敬瑭瞧准了火候,一边在皇帝面前装孙子,一边偷偷给北边的契丹递消息。

谁也没料到,这个看似老实的将领,将来会为了皇位,干出“认贼作父”

、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勾当,把中原的大门,亲手给草原的狼崽子们打开。

后唐的戏台快塌了,石敬瑭的剧本刚翻开,江淮的权力游戏还在演,吴越的安稳日子也悬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