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4章 朝堂惊变与边境危局(1 / 6)

加入书签

大汉,天汉元年,未央宫的朝会气氛凝重得如同铅云压顶。

汉昭帝刘弗陵面色沉郁,他坐在龙椅上,手中紧握着灾区的加急奏报,那粗糙的竹简上,满是疫病横行、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仿佛那上面的文字是一道道深深的伤口,刺痛着他的心。

朝堂之下,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忧虑,窃窃私语的声音如同一群受惊的雀鸟,在大殿中不安地回荡。

有的大臣眉头紧锁,有的则摇头叹息,还有的在低声议论着什么,但都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刘弗陵的目光如炬,他扫视着群臣,那眼神中既有焦虑,又饱含着对臣下的期待。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如今黄河灾区疫病肆虐,百姓深陷水火,朕痛心疾。

可有良策能尽快遏制疫病,让百姓重归安宁?”

他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充满了力量,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让每个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太医院院使面色苍白,额头上的汗珠如豆大般滚落,他战战兢兢地向前挪动了一小步,身体微微颤抖着,似乎被疫病的阴影完全笼罩。

他的嘴唇有些干,艰难地开口说道:“陛下,微臣已派遣太医院中最为精通疫病治疗的郎中们火赶往灾区。

这些郎中皆是微臣精心挑选而出,他们的医术精湛,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疫情。

然而,此次疫病来势汹汹,其凶猛程度犹如洪水猛兽一般,令人猝不及防。

现有的药方对于这疫病的疗效甚微,实在是令人忧心忡忡啊!

微臣惭愧,未能想出更为有效的治疗之法,让陛下为此事烦忧,还望陛下恕罪。”

话一说完,太医院院使便惶恐地低下头,不敢直视皇帝的眼睛,心中暗自祈祷着皇帝不要太过怪罪于他。

整个大殿内一片死寂,只有他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气氛异常凝重。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刻,大司农田延年突然站了出来。

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如钟,一下子打破了大殿中的沉闷氛围。

“陛下,微臣有一事禀报。”

田延年高声说道,“微臣听闻民间有一位医者,名叫张仲景,此人医术高,尤其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据微臣所知,他在南阳一带颇负盛名,曾经救治过无数百姓,当地百姓对他赞不绝口,皆尊称他为‘神医’。

或许,这位张仲景能够想出应对此次疫病的良策。”

刘弗陵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紧,他的眉头也紧紧地皱了起来。

原本因为找到可能治愈疫病的医者而燃起的一丝希望,此刻被这突如其来的边关急报瞬间扑灭。

他的目光落在那名信使身上,看着他满身的尘土和疲惫不堪的样子,刘弗陵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边关守军的担忧和对匈奴的愤恨。

“快,将文书呈上来!”

刘弗陵的声音有些急切。

信使连忙将文书递上,刘弗陵展开一看,脸色愈凝重。

文书中详细描述了匈奴的种种恶行,不仅破坏屯田、烧毁房屋,还掳掠百姓,边境守军虽然奋力抵抗,但由于敌众我寡,局势已经变得极为严峻。

刘弗陵的手紧紧握着文书,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白。

他的心中翻涌起各种情绪,愤怒、忧虑、无奈……

这时,霍光站了出来,他的眉头同样紧皱着,显然对这一情况也感到十分忧心。

“陛下,匈奴如此肆无忌惮,若不给予沉重打击,边境永无宁日。”

霍光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臣建议派遣大军出征,彻底解决匈奴之患。”

刘弗陵看着霍光,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