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4章 朝堂惊变与边境危局(2 / 6)
>他知道,派遣大军出征并非易事,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战争的胜负难以预料。
但如果不采取行动,边境的百姓将继续遭受匈奴的蹂躏,国家的安全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遥想当年,我大汉的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将军,率领着英勇无畏的军队,如同一股狂风般席卷漠北。
他们的勇猛和智谋让匈奴人闻风丧胆,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这场辉煌的胜利,使得匈奴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都不敢轻易南下侵犯我大汉的疆土。
时光荏苒,如今的大汉国势强盛,威震四方。
面对匈奴的威胁,有人豪情满怀地高呼:“何惧匈奴!”
这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然而,御史大夫王欣却站出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一向以谨慎着称,思考问题周全而细致。
只见他拱手施礼,沉稳地说道:“霍大人,虽然我大汉如今国力昌盛,但国内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疫病肆虐,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而财政也因为救灾而变得异常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贸然出兵,恐怕会给百姓带来更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引内乱。”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回顾历史,当年汉武帝时期,虽然通过连年的征战,彰显了我大汉的国威,但百姓也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内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安。
我们不能不吸取这样的教训啊。”
王欣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一些人的热情。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争论愈激烈,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主战派的大臣们情绪激昂地陈述着匈奴的种种恶行,他们义愤填膺地表示,如果不进行反击,国家的威严将会荡然无存。
而主和派的官员们则忧心忡忡地指出,国内的局势目前并不稳定,出兵可能会导致百姓们陷入更深的苦难之中。
刘据坐在龙椅上,沉默不语,他的眉头紧锁,显然在深思熟虑。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说道:“二位爱卿所言都有一定的道理。
出兵一事,目前确实还需要从长计议。
这样吧,我们先加强边境的防御,派遣得力的将领去整顿边防,同时密切关注匈奴的动向。
等国内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再做最后的决定。”
退朝之后,刘弗陵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寝宫。
周皇后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她一眼就看到了刘弗陵脸上的倦容,心疼之情溢于言表。
她急忙吩咐宫女们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送到刘弗陵的面前。
周皇后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知书达理,而且温柔贤淑,是刘弗陵的贤内助。
她轻声细语地对刘弗陵说道:“陛下,朝堂上的事情繁多复杂,您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啊。”
她的声音宛如春日里的微风,轻柔地吹拂着刘弗陵的心田,让他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放松。
刘弗陵站在宫殿的窗前,望着远方,心中忧虑重重。
他长叹一声,对身边的周皇后说道:“皇后啊,如今国家内忧外患,朕深感责任重大啊。
黄河灾区的疫病肆虐,边境匈奴又不断骚扰,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都关乎着大汉的安危,朕实在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啊。”
周皇后见刘弗陵如此忧心,连忙安慰道:“陛下心系百姓,圣明仁德,必定能够带领大汉度过这些难关。
臣妾虽然身处后宫,但也会尽自己所能,为陛下分忧。
臣妾已经吩咐后宫众人节俭用度,将节省下来的财物全部捐献给灾区,希望这些微薄之力能够帮助到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