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又不失工作的分寸(4 / 6)

加入书签

出了:

面积缩水风险:警惕开商在公摊面积上做文章,模糊套内面积与建筑面积的区别。

位置调换风险:对方可能以各种理由(如消防、日照、管线规划)将优质房源替换为劣质房源。

质量瑕疵风险:赶工期可能导致墙体裂缝、水电线路等隐蔽工程存在问题。

配套设施不兑现风险:小区绿化、停车位、公共活动区等承诺可能无法按时按质兑现。

拖延交房风险:

而在右侧的【政策武器】一栏,他则针锋相对地标注出每一条可以用来反击的“弹药”

对应“面积缩水”

,他找到了《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关于“交付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或建筑面积与合同约定不符时,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的,据实结算;出3的,买受人有权退房”

的条款,并用红笔在“3”

这个数字下重重划了一道。

对应“位置调换”

,他摘抄了《城市房地产开经营管理条例》中关于“开商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

的规定,并备注:需在工程封顶后,第一时间介入,索要并核对最终的竣工图纸。

当他写完最后一笔时,窗外的天已经完全黑了。

办公室里只有他桌上的一盏孤灯,将他的身影长长地投在身后的墙上。

有一次局里召开每周的重点工作推进会。

长条形的会议桌上,坐着局里的主要领导和各科室的负责人。

空气中弥漫着文件纸张的油墨味和茶水淡淡的涩香。

局长姓刘,是个头微白、不苟言笑的领导,正听取着规划科科长关于一个新文化街区项目的汇报。

郑建国坐在靠后的位置,面前摊开着笔记本,但他一个字也没记。

他的耳朵听着汇报,思绪却早已飘到了东郊那片尘土飞扬的工地上。

他知道,今天这个会议,是他为工人们争取更高层面关注的唯一机会。

直接向区里反映,他级别不够,也容易被视为越级上报;但如果能通过局里的口,把这件事“合理地”

摆到相关领导的案头上,分量就完全不同了。

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巧妙切入话题的机会。

规划科冗长的汇报终于结束,刘局长习惯性地端起搪瓷杯喝了口水,杯盖与杯身碰撞,出“咔哒”

一声清响。

他环视一圈,沉声问道:“都听完了,大家还有没有其他需要补充或者讨论的问题?”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通常,这句问话代表着会议即将结束。

几个科长已经下意识地准备合上笔记本了。

就是现在。

郑建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

他放在桌下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他知道,在这样的场合主动提一个议程之外、且与自己科室核心业务关联不大的问题,是需要勇气的,甚至有点不合时宜。

但他脑海里闪过老张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和电话里那些充满焦虑的询问,这点职场上的顾虑瞬间就被压了下去。

他清了清嗓子,在所有人都以为会议即将结束的寂静中,他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刘局长,我……我想补充一个情况。”

一瞬间,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他身上。

有惊讶,有疑惑,也有几分看热闹的好奇。

坐在他对面的财务科老李,甚至微微挑了挑眉。

刘局长的目光也投了过来,沉稳而锐利,带着一丝探寻:“哦?建国同志,你说。”

郑建国扶了扶眼镜,身体微微前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郑重。

他没有直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