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也能让他的行动在程序上站得更稳(2 / 6)

加入书签

会上自己如何依据政策文件进行解释和斡旋。

他刻意隐去了自己内心的愤怒和对开商的鄙夷,只是就事论事地陈述着事实。

“……最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沟通,宏远那边口头答应,会在安置房分配和过渡费放上,给予有特殊困难的家庭一些人性化的优先照顾。

工人们的情绪算是暂时稳住了。”

汇报到这里,他话锋一转,点出了问题的关键:“但是,科长,现在的问题是,这件事卡住了。

协调会开完到现在,宏远那边就再没有任何动静。

我昨天给他们王经理打过电话,对方还是用‘正在走流程’来搪塞。

工人们那边等得心急如焚,我担心时间拖久了,矛盾会再次激化。”

他说完,便不再言语,静静地等待着李科长的反应。

他知道,自己已经把问题清晰地摆在了桌面上:事情我处理了,结果我汇报了,但现在我遇到了障碍,需要来自上级的指示。

李科长听完,没有立刻说话。

他放下茶杯,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双手十指交叉,轻轻搭在自己微凸的肚子上。

他的目光似乎穿过了郑建国,落在了墙上那幅“宁静致远”

的书法上,陷入了沉吟。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墙上挂钟秒针“嗒、嗒”

的走动声,每一秒都像是在考验着郑建国的耐心。

郑建国的心里有些打鼓。

他摸不准李科长在想什么。

是觉得他多管闲事,还是在权衡这件事的利弊?他甚至做好了被对方用一套“太极推手”

把事情挡回来的准备。

过了足足有半分钟,李科长才缓缓收回目光,重新看向郑建国。

他脸上的笑容依旧,但眼神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

“嗯……建国啊,这件事,你处理得很好嘛,有理有节。”

他先是给予了肯定,这句开场白几乎是所有领导的标配,“面对群众的激动情绪,能稳住场面,主动协调,这是我们作为干部应有的担当。”

郑建国只是微微点头,没有接话。

他知道,重点在后面。

果然,李科长话锋一转:“不过呢,这件事的本质,我们还是要看清楚。

从我们局里的程序上来看,公告的布是合规合法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一点,你在协调会上跟工人们解释得很到位,也守住了我们的底线。”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又抿了一口,似乎是在润滑接下来的话语。

“所以,现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企业那边。”

他下了定义,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企业在前期工作中,为了追求效率,采取了一些不恰当的沟通方式,留下了隐患。

现在出了问题,他们理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地去兑现承诺,安抚好群众情绪嘛。”

他顿了顿,最后给出了结论:“我看这样吧,建国。

这件事,你作为第一经手人,情况最熟悉,就由你继续跟进。

还是要多做督促工作,时常敲打敲打他们。

有什么需要科里正式出面的,你再来找我。”

说完,他便端起茶杯,摆出了一副“此事已议,可以结束”

的姿态。

郑建国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果然,和自己预想的一模一样。

李科长的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堪称官场艺术的典范。

他既肯定了你的工作,又明确了单位的立场(我们没责任),接着指出了问题的根源(责任在企业),最后又把皮球以“信任”

和“授权”

的方式,稳稳地踢回了你的脚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