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也能让他的行动在程序上站得更稳(1 / 6)

加入书签

第二天是周一,例行的晨会开完,各个科室又开始了新一周的忙碌循环。

郑建国回到座位上,心里却始终被那份沉甸甸的档案和工人们的期盼压着。

他知道,想撬动宏远集团这块顽石,光靠他自己单枪匹马地“公事公办”

还不够,必须得到领导层面的默许,哪怕只是一句不痛不痒的表态,也能让他的行动在程序上站得更稳。

他看似在处理手头的文件,眼角的余光却一直留意着走廊尽头那扇紧闭的科长办公室的门。

李科长的办公室,像他本人一样,自成一个气场平和的结界。

门是厚重的实木门,隔音效果极好,门上挂着一块写着“规划一科”

的黄铜牌子,被擦拭得锃亮。

郑建国知道,李科长每天九点到九点半是固定的“文件时间”

,雷打不动;九点半到十点是“电话时间”

,处理一些需要上传下达的琐事。

只有十点以后,那扇门才有可能为临时的汇报敞开一条缝。

他耐心地等着,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等待猎物进入最佳射程。

十点零五分,他看到李科长的秘书端着空了的茶杯从里面走出来,又端着续满了热水的杯子走进去,门开合的瞬间,他瞥见李科长正靠在椅背上,悠闲地翻看着一份报纸。

就是现在。

郑建国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有褶皱的衬衫衣领,拿起那个记录着协调会内容的笔记本,不疾不徐地朝科长办公室走去。

“咚咚咚。”

他敲了三下门,力度适中,既不显得急躁,也不至于微弱到被忽略。

“请进。”

里面传来李科长温和的声音。

郑建国推门进去,一股混合着陈年书墨香、淡淡檀香和红枣枸杞茶甜香的复杂气味扑面而来。

李科长的办公室一如既往地整洁,巨大的红木办公桌擦得能映出人影,桌角摆着一盆造型奇特的文竹,青翠欲滴。

墙上那幅“宁静致远”

的书法,笔锋圆润,藏而不露,正如其主。

李科长抬起头,看到是郑建国,脸上立刻挂起了那副招牌式的、笑呵呵的表情,他放下报纸,指了指对面的客座沙:“哦?是建国啊,坐,坐下说。”

郑建国没有坐到那张会让人陷入慵懒的沙里,而是拉过办公桌前那张更显正式的硬背椅,隔着桌子,与李科长保持着一个汇报工作的标准距离。

“科长,有点事想跟您汇报一下。”

李科长“嗯”

了一声,端起桌上那个飘着红枣的白瓷保温杯,慢悠悠地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小口,然后才不紧不慢地抬眼看他,眼神透过厚厚的镜片,显得温和而通透:“说吧,什么事?”

郑建国的心里快地过了一遍措辞,他知道,跟李科长这样的人说话,必须直奔主题,但又不能情绪化。

任何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抱怨,都只会被对方当成“不成熟”

的表现,从而让事情的严重性大打折扣。

“是关于上周五,宏远集团城南拆迁项目补偿款的那个事。”

他开口,声音平稳,语不快,“那天,有几个工人代表来我们局里反映情况,情绪比较激动。

我出面协调了一下,当天就组织他们和宏远集团的王经理,在我们这儿开了个协调会。”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李科长的反应。

对方的脸上依旧挂着微笑,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郑建国便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原本本地、用一种近乎于第三方陈述的客观口吻,详细地汇报了一遍。

他讲了开商前期的口头承诺与最终公告之间的巨大差异,讲了工人们的愤怒和诉求,也讲了协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