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红星军工技术研究院(3 / 4)
、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性。
赵建国则从现实角度考虑审批难度、资金投入、人员编制等具体问题。
最终,赵建国猛地一拍大腿:“干了!老弟,你说得对!不能光低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要想真正把厂子干大干强,成为一流的军工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核心绝对不行!”
“这事儿有搞头!我回头就起草报告,以市国防工办和红星厂的名义联合向上申请!老子亲自去部里跑这个事!凭咱们‘红箭-1’的功劳,怎么也得磨下点政策来!”
看到赵建国态度转变并如此支持,林默也笑了:“有主任您出面,这事成功率就大多了。”
“不过,”赵建国压低声音,“这事儿,在厂子里先得统一思想。尤其是老何他们,得让他们明白这是好事,不是瞎折腾。”
“这是自然。”
很快,红星机械厂召开了领导班子扩大会议,林默在会上正式提出了筹建“红星军工技术研究院”的初步构想。
他刚说完,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何建设显然有些意外,他习惯性地考虑现实问题:
“林厂,搞研究院是好事,长远看肯定有必要。”
“但咱们现在一万具订单压在身上,生产任务火烧眉毛了,这个时候分心去搞研究院,会不会…而且这得花不少钱吧?”
生产科长马为国也点头:“是啊,厂房、设备、还有研究员,哪哪都要钱要人。”
供销科长张援朝却大声道:“我觉得林厂说得对!咱们不能光会傻干生产啊!”
“就得有自己的脑袋瓜子!以后咱们自己能研究出新东西,还怕没订单?就像这次,要不是林厂搞出HEX和红箭,哪来的五百万?”
“我看行!”
林默耐心解释:“何厂,马科的顾虑很对,所以研究院不是立刻就要大搞特搞。”
“我的想法是,初期只是搭个架子,依托现有技术力量,不占用过多生产资源。”
“甚至前期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红箭-1’量产中遇到的技术工艺问题,这本身就是在保生产、保质量。等我们顺利完成这批订单,积累了资金和信誉,再逐步扩大研究院的规模。”
“这是为红星厂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打基础!”
何建设听着,缓缓点头:“要是这么说,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那我没意见。”
“而且…要是真能自己搞研发,咱们厂以后就真的硬气了!”他一辈子的梦想就是把厂子干大干强,林默描绘的蓝图深深打动了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