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红星军工技术研究院(4 / 4)

加入书签

    马为国也表示:“如果能帮我们解决生产难题,提高效率和质量,那我举双手赞成!”

    最终,领导班子成员一致表决通过,支持向上级申请筹建“红星军工技术研究院”。

    散会后,林默和何建设、马为国等人走在厂区里。

    如今的红星机械厂,机器轰鸣,人声鼎沸。

    经过最近一轮紧急扩招,尤其是优先招募退役士兵的政策,厂里新增了二百三十多名新员工。全厂职工总人数已经突破了七百人。

    这些新面孔中,很多还带着军人的干练和纪律性,他们学习速度快,吃苦耐劳,极大地缓解了产能压力。

    目前,厂里主要有两个大型生产车间:

    63式自动步枪改进型生产车间:这条生产线已经非常成熟,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着机加工、热处理、组装和校验工作。

    虽然“红箭-1”订单更重要,但63改的生产任务并未停止,依旧在为部队提供可靠的步兵装备,保持着稳定的产出。

    “红箭-1”火箭筒生产车间。

    这是当前全厂绝对的核心和重心。

    车间被划分为几个区域:HEX炸药预加工区(严格隔离)、战斗部压药装配区、发动机浇注组装区、引信检测区、总装密封区。

    每条子线都开足马力,工人们三班倒,机器24小时不停歇。原材料不断运入,成品不断下线。虽然日产量还在爬升阶段,但整个体系已经高效运转起来。

    厂区的空地上,堆放着新采购的钢材、化工原料、电子元件(用于引信)。

    保卫科的力量也得到了加强,尤其是HEX炸药生产区和成品仓库,更是戒备森严。

    林默看着这一切,对何建设和马为国说:

    “何厂,马科,眼前的生产是立足之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但研究院,是未来之基,也必须尽早谋划。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何建设看着车间里忙碌的景象,重重地点了点头:

    “放心吧,林厂!生产这块我盯着!研究院的事,你也多操心!咱们红星厂,这回一定要真正腾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