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狄青南征(2 / 4)

加入书签

出来替文官集团说话:“陛下,狄青是武将,他这种身份不适合独掌前方战事的军政大权,所以还是得让文臣对其予以制衡。”

这种祖宗家法式的论调一出,就连对狄青无比信任的赵祯也感觉自己好像有些草率了。

他再次找来庞籍商议此事,而庞籍的回答则在客观上决定了此次战事的成败。

他说:“打仗这种事如果给狄青配备一个文官副手,那么此人必定会对狄青产生掣肘,如此岂不是让狄青被束缚住了双手?与其如此,还不如就让狄青一人独断战事!”

有了文官集团第一大佬的支持,赵祯也就不再担心有人会继续在此事上叽叽喳喳。

他随即下诏给前线的各级文武:广南两路将佐并受狄青节制,孙沔、余靖等文臣也俱听命于狄青指挥。

当狄青这边整装待时,侬智高又在干什么呢?事实上,此时的侬智高不但已经黔驴技穷,而且其势也已是强弩之末。

如今距离他起兵攻占邕州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这半年里他几乎无日不征,现在他这辆马车终于是力不能逮。

这一路上侬智高不但攻城无数,而且还先后杀了张忠和蒋偕这两员官至团练使的高级武将,其他死于其刀下的宋朝文臣武将更是不可胜数。

看上去他是很威风,可我们前面也说了,由于自身实力有限且没有群众基础,所以侬智高这伙人其实是一股流寇,他们攻城略地不为占领,只为杀戮和抢劫,在将城池洗劫一空后他们又集体转向下一个目标,就连他那所谓的“大南国”

都邕州都没有留下他的一兵一卒。

这就是侬智高此次作乱的本质,只为图财害命。

如今某些很有文化和教养的知识分子出于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硬要说侬智高这次作乱是“起义”

,更有甚者说他这是在反抗宋朝的残暴统治。

对此我只想说我为这些人的智商感到遗憾,更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感到悲哀和痛惜,同时也为他们的别有用心而感到不齿。

何为起义?侬智高在事实上从来不隶属于宋朝,起义一词从何而来?至于反抗宋朝的残暴统治,宋朝都没有统治过他,这残暴的统治又从何而来?

不客气地说,那些给侬智高洗白的人纯粹就是一群混淆是非的妖人。

他们是在颠倒黑白,是在蒙骗那些不知真相的群众,更是在侮辱别人的智商,也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

再者说,即便你是侬智高的后人,可你也不能颠倒黑白,难道说因为你是杀人犯的子孙,所以你就要说杀人是正确的,是正义的,是应该被歌颂的?

侬智高在攻下桂州外围的昭州后便再也无力大杀四方,他的前面是桂州,余靖就在那里,而他显然不敢去碰这个硬茬——至少余靖看上去没那么好欺负。

此时宋朝的各路大军正在向昭州扑来,侬智高不管是出于何种考虑都不能继续待在此地,但他唯一能走的路线就只剩下南面——邕州。

在重夺邕州之前,侬智高顺路攻下了与邕州近在咫尺的宾州(今广西宾阳县),说是攻占但其实不过就是接管,因为宾州的知州大人陈东美也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他没放一枪一炮就提前开溜了。

侬智高选择突然南下确实太过出乎众人的所料,按照他之前的势头,人们都以为他会继续主动起进攻,可他的日子过得怎样只有他才最清楚,他哪里还有能力和后劲继续进攻?因而,当侬智高突然南下的时候,宋朝这些州郡的长官全都瞬间吓得魂不附体。

他们本以为自己已经安全了,本以为侬智高这一走就会有去无回,可谁知道这个索命鬼如今竟然会倒打一耙。

七天之后,侬智高再一次地重回邕州城下。

请注意,邕州早在半年前侬智高离开之后便重新被宋朝所控制,此时的邕州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