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8章 火忆堂没死(3 / 3)

加入书签

住户中,有人悄悄地撕下了自家门上的反对联名书。

一周后,全楼居民达成了一致,同意加装电梯。

施工队进场的那天,李哲站在工地围挡旁,用一支黑色记号笔,在角落里画了一个极小的火焰符号。

那火焰并不显眼,很容易被人忽略。

但路过的孙秀兰看到了,她的眼睛微微一亮,默默地记下了这个地址。

孙秀兰的《接力本》被一名热心的列车员带上了k3o9次列车。

这本承载着无数人秘密的册子,在车厢里悄悄地传递着。

一位初中生在末页写下了一段话:“我爸欠债跑路,我妈天天喝酒,我说不出口。”

当本子回到孙秀兰手中时,已经有了七段回应。

有劝慰的,有分享类似经历的,甚至有人留下了心理咨询热线号码。

孙秀兰看着这些温暖的回应,心中充满了感动。

她没有再缝补这本破旧的本子,而是找到了阿福,委托他帮忙印制了三百本空白册子。

这些册子的封面统一印着一行小字:“你说,风会带过去。”

阿福有些不解地问道:“孙姐,为什么要印这么多?而且还不署名?”

孙秀兰笑了笑,轻声说道:“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敢写出来。”

第一批册子通过车站志愿者、校车司机、夜班护士等渠道,悄悄地投放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两周内,三个城市的火车站都出现了“留言角”

有人用口红写,有人用胶带贴便签,内容从遗言到告白,无所不包。

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声音,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温暖着每一个孤独的灵魂。

夜晚,市规划局档案科的临时工周正,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他面前堆满了成山的废弃城建档案,都是些没人要的边角料。

他拿起一份落满灰尘的文件,封面上写着“纺织厂改造项目”

他漫不经心地翻开,一张旧照片从里面滑落……周正眯起眼,盯着那份黄的名单,老花镜下滑到鼻尖。

二十多个签名,歪歪扭扭,笔锋却出奇一致,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他搓了搓手指,翻到名单末尾,三个名字赫然被鲜红的笔迹圈出:王建军、李桂香、叶振国。

叶振国!

他心中一震,这个名字,他隐约记得在哪里见过。

他立刻调出尘封的旧资料,一页页地翻找。

终于,在一份当年的项目审批报告上,他找到了桂花巷项目的负责人——赵文山!

那个如今在市里呼风唤雨的地产大亨,徐墨辰家族政商网络里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周正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他预感到自己触碰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

他立刻将这份资料打印出来,准备上报。

然而,就在他点击送邮件的那一刻,电脑突然死机,屏幕一片雪花。

他拔下u盘,想拷贝一份备份,却现u盘也无法读取,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屏蔽。

当晚,周正忐忑不安地回到家。

他注意到门口的鞋垫被人翻动过,阳台晾衣绳上夹着的文件夹,也少了一页关键资料。

他没有报警,他知道报警没有用。

他强压下心中的恐惧,将剩余的资料全部扫描,然后匿名寄给了五个不同的媒体邮箱。

在每封邮件的末尾,他都写下了一行字:“火忆堂没死,它只是换了地方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