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6)
些交往中,威尔金斯神父和一位名叫杰拉德的年轻乡绅与夏允彝最为投契。
经过这段时间交流夏允彝才知道天主教在西方居然有这么多教派,这个威尔金斯神父是清教派,教派的教义,崇尚节俭,反对奢靡。
按理说这样的教义是好的,和儒家理学很像,而发展也和理学差不多,上层的贵族依旧花天酒地,享受奢靡,不去限制,却教导底层的农户勤劳和节俭。
夏允彝当年在江南就看不上理学,现在对这个所谓的新教派自然也不感冒,不过他还是比较喜欢和有探索精神的威尔金斯交流。
而杰拉德却是一个比较有正义感的年轻人,他对英国的圈地运动极其愤怒,他认为土地是上帝给所有信徒的,圈地运动是在违背上帝的旨意,魔鬼的运动。
杰拉德家族原本在家乡有一块土地自由民,但被当地的贵族圈走用来养羊,杰拉德全家人只能逃到伦敦来求活。
万幸的是他父亲有点经商的天赋,在他们全家人还没被抓做奴隶的时候,找到了一份工作,然后经过了几十年成为了一家拥有店铺的小商人。
当时的英国有条法律,任何的流浪汉只要30天内没找到工作,被人举报,就会被奖励给举报人作为奴隶,因为有这段经历,他对圈地运动极其仇恨。
当他在听说了大同社的均田制度,把田地30亩一等份,分给了所有农户,极其激动认为找到了自己的政治理,经常询问民朝的土地政策。
三人时常在大使馆内或田埂边交谈从农业知识到政治理念,再到民朝的大同理念,他们时有共鸣,也时有交锋。
一日午后,杰拉德和威尔金斯被夏允彝留在大使馆用午饭,杰拉德惊讶地发现,那些普通的工匠、甚至雇佣的本地农工,餐盘里竟也盛放着松软香甜的赛里斯面包和冒着热气的浓稠肉汤,汤里还能见到实实在在的肉块。
更让他瞠目结舌的是,用罢午餐,这些工匠并未立刻返回工地,反而三五成群地找阴凉处坐下,或靠着墙根闭目养神,坦然地“偷懒”起来。
“夏先生,”杰拉德忍不住指着那些休息的工匠,语气中充满不解甚至一丝愤慨,“您支付了一天一先令的高昂工钱,他们就如此光明正大地怠惰?这简直是对雇主财富的盗窃!”
夏允彝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解释道:“这是我们与工匠的约定。每日劳作,分为上午四小时,下午四小时。如今正午刚过,是一天中最酷热的时候,让他们休息片刻,避开这段暑气,下午开工时效率反而更高,也能避免中暑的风险。”
“一天只工作八小时?还支付一先令?”杰拉德的惊愕更深道:“这太荒谬了!伦敦城里的作坊,哪个不是从天亮干到天黑。”
要知道现在的英国已经有不少机械化的作坊,里面工匠工作的时间普遍有十五六个小时。虽然现在的英国作坊主还没自豪到三年时间就能把一个青壮压榨到死,但也相差无几。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