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组织力的极限与天灾连连(3 / 4)

加入书签

p;   刘永皱眉头道:“都督,自从3月都督府开启抗旱灾之后,都督府每个月的开销都翻了一倍,5月份的开销更超过了300万了,都督府的钱粮已经不多了,要是无限量的收购蝗虫,我担心都督府开支会支撑不住。”

    徐晨道:“发行都督府的债券,第一期定在1000万两,用这笔钱来收购蝗虫。”

    两文钱一斤的蝗虫干,1000万两足够收购50亿斤,现在蝗虫还没有大范围的扩散与农户对钱财的渴望,足够把这些蝗虫杀的断子绝孙。

    刘永皱眉头道:“数额如此巨大,我担心这些债券很难销售出去。”

    徐晨道:“都督府债券不止在关中销售,山西,中原,江南,蜀中都可以销售,向着四地宣传,只要购买了都督府的债券,会得到大同社的保护,不在抄没的家产之列。以都督府现在的威势,我相信那些地主老财会想办法增加自己的统战价值的。”

    朔方城,后套平原。

    陈子龙头戴草帽,身穿麻布短衫,脚上穿着一双牛皮质的凉鞋,杵着一个木棍,看着奔腾的黄河水。

    黄河在这里分成两条支流,一条贴着库布齐沙漠,是黄河的主干河道之一,另外一条分叉继续往北,直到遇到了阴山山脉才继续转向,然后在五原城附近,汇入黄河的主干河道,形成了独特的套上套地形。

    但这种套上套的地形对水利灌溉来说就非常不利,黄河在这段流域,呈现的是南高北低的地形,所以黄河水主要流向的是靠北的河道,但这条河道一直贴着阴山流淌,修建水利设施利用效率极差。

    相反从黄河南河道,就可以垂直修水渠,水流就会自动的由南向北流,形成自流渠,只要建立好主干渠和支线渠,就能灌溉整个前套大部分的平原地区。

    陈子龙对一旁的孙可望道:“黄河河道在这里,南线的流水少,北线的流水多,将军要到北线修筑一道水堰,学都江堰的做法,尽可能的截流黄河水去南线,增加前套平原的灌溉水量。”

    孙可望看着黄河河道皱眉头道:“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

    北线哪怕是枯水期,黄河支流的宽度也有1里左右,丰水期宽度增加四倍。

    后世有一个著名的1万小时法则,说的就是任何人做一项工作,有1万个小时,就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这个法则用在孙可望的时间更短,孙可望也可以算是一个水利专家。

    高大壮被调回长安府之后,孙可望就成了镇北都护府将军。但他大部分的时间不是训练士兵做战争准备。

    而是带领士兵和农户,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上,修建水渠,开垦田地,两年多的时间,虽然中间还有战争干扰,但在前套这片广袤的大平原上,孙可望带着农户,士兵,牧民开垦出了上百万亩土地,种植了玉米,土豆,红薯,高粱,大豆等各种作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