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6)
长,这些人不会是良民吧,可不要给小弟带来麻烦。小弟可不想被都堂处罚。”
左良玉当即挥手,示意亲信拿出五省总督府的调兵军令。军令上面明确写着要求左良玉部歼灭福昌贼寇。
李信仔细看了看军令,这才松了口气,说道:“兄长不要怪小弟做事谨慎,实在是有些人做事太不地道了,小弟带他去发财,他却想要小弟的脑袋。”
左良玉大义凛然地说道:“俺最鄙视的就是这种损人利己、不讲义气之人,兄长是不会让你难做的。”
李信点了点头,说道:“某相信兄长。也不清点人数了,就算是两万五千两,兄长等小弟去筹集银子,最多 10天就能到兄长手中。”
左良玉摆了摆手,说道:“俺不要银子,你给兄长我换成羊毛布和食盐就可以了。”
李信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某营中倒有不少羊毛布和食盐,这就可以交给兄长。”
左良玉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羡慕的神情。他心里暗自嘀咕,怎么自己就没这么好的门路,能找到大同贼寇的资源呢。
事实上,从李信大量拿出羊毛布和食盐开始,五省总督府的将领们就已经察觉到李信搭上了大同贼寇的线。但所有人只是羡慕妒忌,却没有想过要上报。
因为在这个混乱的年代,这种事情太常见了。九边将门跟蒙古人打得你死我活,但并不妨碍他们和蒙古人做生意;在辽东,他们和女真人也是打得不可开交,但这也不妨碍辽东的将门购买女真人的皮子、人参等货物。打仗归打仗,生意归生意,大家都心知肚明。
最重要的是,如果他们把李信告了,那这做生意的门路就断了,他们到哪里去赚钱呢?
在中原的腹地,哪怕是叛军也是大明的百姓,孙承宗根本没办法分辨哪些是叛军,哪些是大明的百姓。为了防止这些将领杀良冒功,农民军首级是没有赏银的,只有打赢一仗才有少得可怜的赏赐。所以这些将领也没有动力去杀良冒功。
但很快,这些人就发现李信好像和大同贼寇勾搭上了,他的俘虏都能换成羊毛布、粮食和食盐。当地有和李信关系好的将领便请他也帮帮忙,把自己的俘虏换成钱。李信拍着对方的肩膀,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最终,一个人头帮这名将领换了 5两银子,上千俘虏换了 5000两银子。
这一下,所有明军将领都激动了。原本没有用的俘虏,在李信这里居然成了白花花的银子。李信也因为这场交易,成为了大明将领心中的“及时雨”。随着他的买卖越做越大,李信几乎结交了五省总督府所有的将领。
双方的交易很快完成,李信留下了10车羊毛布,五车精盐就带着自己的大军离开了宜阳。
左良玉用手沾了一点盐舔一口盐道:“这是上等的青盐,只有定边的盐池才有。”
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