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你喊不出名字才叫长大(2 / 2)
对岳山深深鞠了一躬,带着随行人员默默地离开了。
那张规划图,被他遗忘在了石桌上,被晨风吹得哗哗作响。
危机暂时解除,但新的问题却在屯内浮现。
陈听风敏锐地察觉到,一些年轻人开始因为“无名”
而感到焦虑。
他们在外面的世界听说了太多英雄的名号、功法的秘籍,回头再看自己村子,一切都是匿名的,这让他们产生了一种身份认同的危机感。
“我们练的拳没名字,我们守的村子没有英雄名号,我们到底是谁?”
一个年轻人的话,在陈听风心里敲响了警钟。
于是,他组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命名大会”
,鼓励所有人为村里的拳法、制度,乃至精神核心提案。
一时间,各种充满想象力的名字如雪片般涌来。
《终门诀》《巡行录》《影守经》《柳塘心法》……上百个提案摆满了长桌,每一个都寄托着村民对荣誉和归属的渴望。
投票过程紧张而激烈。
然而,当陈听风打开票箱,清点出票数最高的结果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是一张张折叠起来的空白纸条。
其中一张纸条上,有人用歪歪扭扭的字写了一句:“别叫了,练就是了。”
人群先是死寂,随即爆出理解的笑声和掌声。
他们最终选择的,是“无名”
。
铁匠赵无归趁热打铁,立刻推出了他的“无名兵器计划”
。
他宣布,今后新铸造的器械,一律不再刻字编号,只在握柄处用最简单的图形标记其用途——一个锤头代表“修屋顶锤”
,三根叉齿代表“护田叉”
,一根长棍代表“夜巡棒”
。
他在铁匠铺门口,对着一群年轻人喊道:“林尘的拳没有名字,所以谁都打得出来。
我们的工具也没有名字,所以谁都能拿起来用。
名字是枷锁,功能才是根本!”
春祭那天,白九娘作为村中长者,站在拳印碑林前致辞。
她的声音通过微风传遍整个山谷:“从前,我们总想着找一个人来当林尘,把他供起来,让我们心安。
现在我们才现,我们都搞错了。
不是我们要找他,而是他用自己的方式,把我们每一个人,都变成了‘那个人’。”
她话音刚落,恰有一群归鸟从碑林上方掠过。
它们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石面上,连成一片,像一个巨大而模糊的背影,在掠过拳印的瞬间,悄然消散,融入了每一块石头里。
数月后,一篇题为《没有英雄的村庄》的报道出现在一份外地报纸上。
文章详细记述了柳塘屯这个奇特的社区,如何在没有任何标志性人物和符号化标签的情况下,维持着高效的自治和安宁。
文章的结尾,附上了一段节选自柳塘屯小学生的作文:
“老师问我们长大想做什么。
有人想当铁匠,有人想当医生。
我说,我想当一个教练。
同学都笑我,说村里只有一个教练,那就是林尘。
我说,他一开始想当教练的时候,是不是也被人笑话过?没关系。
我现在练的拳,是我自己的,以后我要教的拳,也是我自己的。”
此刻,千里之外,一座城市的教室窗边,春风吹拂着旗杆。
旗杆旁,那个曾经挂着一件洗得白的旧外套的空衣架,正随着风,轻轻地、不知疲倦地摇晃着。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期待它会被重新穿上。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