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你喊不出名字才叫长大(1 / 2)

加入书签

那道心声平稳、清晰,不带任何情绪,像是一份等待被宣读的公文。

岳山的心猛地一沉

第二天上午,三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屯子,停在了拳印碑前的空地上。

车上下来几位穿着干部服的人,为的是一位头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

他自称姓王,是市文化局的特聘专家,此行专为考察“林尘英雄事迹”

,计划在柳塘屯设立一个“林尘精神教育基地”

王专家的态度很诚恳,他摊开一张规划图,指着拳印碑周围一大片土地,温和地解释:“我们计划在这里建一座纪念馆,将林尘先生的事迹永久保存,让他的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扬。”

村民们围了上来,脸色各异。

征用拳印碑周边的土地,等于要挖掉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对方的理由冠冕堂皇,又是“为了林尘好”

,一时间竟无人能出言反驳。

岳山拨开人群,走到王专家面前,脸上没有丝毫敌意,只是平静地看着他。

“王专家,您远道而来,辛苦了。”

他没有看那张图纸,而是出了一个奇怪的邀请,“建馆的事不急。

如果您想真正了解这里,不妨跟我们过上一天,如何?”

王专家微微一怔。

岳山继续说道:“就一天。

清晨跟着我们扫街,午间听孩子们上课,夜里陪我们守一盏灯。

全程,我们保证不提‘林尘’这两个字。”

这个请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王专家的随行人员面露不悦,觉得这是在刁难。

但王专家沉吟片刻,竟点头同意了:“好,我接受。”

次日清晨,天还蒙蒙亮,王专家就被一阵细微而规律的沙沙声唤醒。

他推开窗,看到屯里的男女老少,人手一把竹扫帚,正默默清扫着街道。

没有人指挥,没有人说话,动作协调得像一个整体,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汇成一片安宁的潮汐。

岳山递给他一把扫帚,王专家迟疑地接过,也加入了队伍。

他现这并非简单的打扫,而是一种类似冥想的集体活动,每个人的呼吸和动作都带着一种独特的节奏。

午间,王专家被带到村里的学堂。

这里没有课本,只有一块块被打磨光滑的石板。

十几个孩子在一名老者的指导下练习拳法。

他们的动作稚嫩,但眼神专注。

老者并不讲解什么高深的拳理,只是不断纠正他们的姿势,让他们感受身体的力。

王专家注意到,这套拳法简单至极,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实用性,像是从日常劳作中提炼出来的。

他看得入神,忍不住问身边一个正在休息的少年:“同学,你们这套拳法叫什么名字?”

少年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没名字啊,我们就叫它‘每天练的拳’。”

旁边一个更小的孩子仰着脸,脆生生地插话:“我爷爷说,这叫‘回家前打一套’。”

王专家愕然,他下意识地掏出笔记本,郑重地写下一行字:“名称缺失,但功能完整。”

夜幕降临,岳山领着王专家来到屯子口最高的一座石楼上。

楼顶悬着一盏巨大的风灯,灯火将大半个柳塘屯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

每隔一个时辰,就会有村民上来换班,为风灯添油,检查灯芯。

他们交接时只点点头,眼神交汇便完成了一切。

王专家坐了一夜,看着这盏灯彻夜不熄,守护着沉睡的村庄。

天亮时,王专家走下石楼,眼中有深深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没有再提建馆的事,只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