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少年天子的登基与窦太后的玉杖(1 / 4)

加入书签

《未央宫变奏曲——少年天子的登基与窦太后的玉杖》

1:宫阙咽雪·景帝崩逝(公元前141年正月甲子未央宫寝殿)

长安的初春,寒风依旧料峭,残雪未消。

(环境铺垫:肃杀氛围)未央宫深处,景帝刘启的寝殿内,烛火摇曳,空气凝重得仿佛冻结。

浓烈的药草味混合着龙涎香的气味,也掩盖不住那股生命流逝的腐朽气息。

(感官描写:死亡的气息)

年仅四十八岁的景帝躺在宽大的龙榻上,面色灰败,眼窝深陷,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胸膛的起伏。

多年的勤政与暗藏的忧虑(如七国之乱、储位之争),终究掏空了他的身体。

(关键人物:景帝的末路)皇后王娡(未来的王太后)跪在榻前,紧握着丈夫枯瘦的手,泪水无声地滑落,精致的妆容早已哭花。

她眼中除了悲伤,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对未来权力格局的深深忧虑。

(关键人物:王娡的复杂心态)

“母后…”

一个年轻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响起。

太子刘彻,年仅十六岁,身姿挺拔如青松,但此刻俊朗的脸上写满了迷茫与惶恐。

他跪在王娡身后不远处,看着榻上那个曾经如山般威严的父亲,此刻却脆弱得像一片枯叶。

巨大的失落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像冰冷的潮水般淹没了他。

(核心人物:刘彻的登场与心境)他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剑柄,仿佛想抓住一点支撑。

榻前,还有几位重臣垂手肃立,气氛凝重。

为的便是丞相卫绾,一位须皆白、以谨慎宽厚着称的老臣。

他低着头,浑浊的老眼望着地面,心中五味杂陈:既为皇帝驾崩悲痛,也忧虑着帝国即将交到这个尚未经历风雨的少年手中。

他知道,平静了多年的朝堂,风暴即将来临。

(关键人物:丞相卫绾的忧虑)站在卫绾旁边的御史大夫直不疑,素有长者之风,此刻眉头紧锁,目光在王娡、刘彻以及殿外(那里隐约能感受到另一股强大的气场)之间游移,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微妙的时刻维持朝局的稳定。

(关键人物:直不疑的考量)

“咳咳…”

景帝喉咙里出一阵急促的、如同破风箱般的喘息,眼皮艰难地颤动了几下,似乎想再看一眼这世间,再看一眼他的继承人。

王娡连忙俯下身:“陛下,陛下!

彻儿在这里…大臣们都在这里…”

(关键临终场景)

景帝的目光涣散,最终未能聚焦在任何人身上。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嘴唇翕动了几下,却只出一串模糊不清的气音。

最终,那只被王娡紧握的手,颓然失去了最后一点力量,重重地垂落在锦被之上。

(关键事件:景帝驾崩)

“陛下——!”

王娡出一声凄厉的哭喊,扑倒在龙榻边。

殿内瞬间被巨大的悲恸和死寂笼罩。

刘彻只觉得头脑一片空白,父亲最后那涣散的眼神深深刺痛了他。

他张了张嘴,却不出任何声音,只有冰凉的泪水不受控制地滚落。

丞相卫绾老泪纵横,带头深深拜伏下去:“陛下…驾崩了!”

沉重的宣告像巨石投入死水,涟漪迅传遍未央宫的每一个角落。

【本章启迪】:汉景帝的崩逝。

警示我们:权力的交接(龙榻前)总是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与情感冲击(刘彻的泪)。

再强大的个体(景帝),也终将归于尘土。

直面变化(少年继位),保持内心的坚韧(握剑之手),是迎接未知挑战的第一步。

2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