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祸水东引咸阳逐客(3 / 5)

加入书签

离咸阳越来越远,距离他梦想破碎的终点——函谷关越来越近。

每远离咸阳一步,李斯的心就往下沉一分。

过往的片段不受控制地在脑海中翻腾:

初见秦王时,自己那份《论统一书》如何令年轻的君王心潮澎湃;

在秦王书房,君臣二人如何挑灯夜战,商讨削弱六国的奇谋;

自己呕心沥血为秦国制定的律法条文,如何被推行全国;

还有那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自己曾深信不疑,并甘心为之肝脑涂地……

“不!

不能就这样走!”

一个声音在李斯心底呐喊,越来越响亮。

“秦国若真驱逐所有客卿,无异于自断臂膀!

宗室那帮庸碌之辈,守成尚可,开拓进取、扫平六国,他们行吗?!

秦国耗费百年积累的强盛之势,岂非要毁于一旦?!

我李斯个人的得失荣辱是小,秦国这艘即将驶向统一彼岸的巨轮若因此触礁沉没,才是千古憾事!”

想到此,一股热血直冲顶门!

强烈的使命感和孤注一掷的勇气瞬间压倒了恐惧和绝望。

他不是为了乞求留下个人官位,他是为了秦国的未来!

为了那个即将实现的、前所未有的伟大帝国!

“停车!”

李斯猛地掀开车帘,对车夫喝道。

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随行的仆役和家眷都愕然地看着他。

“老爷,您这是……”

“找最近的驿馆!

停下!

我要上书!”

李斯目光灼灼,仿佛燃烧着两团火焰。

骊山脚下,一处破旧的驿馆。

李斯包下了一个简陋的房间。

他顾不上旅途劳顿,立刻吩咐仆役:“快!

取我的笔墨竹简来!

要最好的!

多点几盏灯!”

昏黄的灯光下,李斯跪坐在草席上,摊开一卷卷空白的竹简。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平复着激荡的心绪。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眼中只剩下磐石般的坚定和如火的激情。

他提起笔,饱蘸浓墨,悬腕于竹简之上。

千钧一,在此一举!

他要写一篇足以打动铁血秦王、足以扭转乾坤的雄文!

笔落竹简,力透简背: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臣听说官员们商议驱逐客卿,我个人认为这是错误的!

)——开篇单刀直入,直指核心,毫无迂回!

他深知秦王性格,雄辩必须建立在无可辩驳的铁证之上!

他开始梳理秦国的崛起史,如数家珍般列举那些来自异国、却为秦国强大立下不世之功的杰出客卿:

戎人由余:“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

(当年秦穆公寻求人才…在西边的戎地得到了由余)。

由余帮助穆公征服西戎,开地千里。

虞人百里奚:“东得百里奚于宛…”

(在东边的宛地得到了百里奚)。

百里奚被五张羊皮赎回,辅佐穆公称霸西陲。

宋人蹇叔、晋人丕豹、公孙支:“…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这些贤才聚集穆公麾下,使秦国开始强大。

卫人商鞅(公孙鞅):“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秦孝公采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百姓因此富足,国家因此强盛,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亲近归附…)。

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强盛的根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