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集:河西的耐旱(4 / 4)

加入书签

接过种子,放进布包里,心里暖暖的。她看着远处的沙棘田,黄色的果子在阳光下像星星一样亮,风吹过,沙棘叶“沙沙”响,像在和她告别。

“我还会来的。”李婶挥了挥手,“下次来,我要看看你们种的沙蒿染锦!”

骆驼队慢慢远去,驼铃“叮铃”响,和沙棘田的“沙沙”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敦煌的沙地里,沙棘还在生长,染出的锦缎一匹匹通过丝路运往西域,让更多人知道,在这黄沙漫天的地方,也能长出最鲜亮的颜色,织出最动人的锦缎。

后来,楚地的坡地上也种上了沙棘,用沙坑存水的法子在南方缺水的郡县推广开来。有人说,是李婶把敦煌的沙子带到了楚地,也把楚地的智慧留在了敦煌。而那匹织着稻田和沙棘的云锦,被挂在咸阳的皇宫里,成了大秦跨地域协作的象征——不管是溪边还是沙地,只要肯琢磨、肯变通,就能种出希望,织出好日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