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集 稻田的养鱼术(3 / 3)

加入书签

。”

九月,长沙郡迎来了秋收。

张阿伯的田里,村民们忙着收割稻谷,镰刀割稻的“唰唰”

声里,不时传来惊呼声——鱼在稻田里跳来跳去,有的还撞到了村民的腿。

张二郎挑着稻穗往打谷场走,每担稻穗都沉甸甸的,比去年多了不少。

等稻谷打完,张阿伯拿着斗去量,一亩二分田,收了足足六石稻子,比去年多了近两石,增产三成还多!

他又下田捞鱼,一网下去,捕了二十多斤鱼,最大的一条有一斤重,银闪闪的,看着就喜人。

张阿伯乐得合不拢嘴,赶紧让老伴杀了两条鱼,炖了锅鱼汤,又炒了几个菜,提着酒去找秦斩。

刚到郡府门口,就碰到了苏正和几个村民,大家手里都提着鱼和稻穗,脸上满是笑容。

“秦将军!

您快尝尝我家的鱼!”

张阿伯拉着秦斩的手,把他往家里拽,“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这都是您和苏官爷的功劳!

要是早知道这稻田养鱼的法子,咱们早就过上好日子了!”

秦斩跟着张阿伯回了家,院子里已经摆好了桌子,炖好的鱼汤冒着热气,香味飘得很远。

村民们也都来了,围坐在桌子旁,说着今年的收成,笑着计划着明年要把家里所有的田都用来种稻养鱼。

秦斩喝了一口鱼汤,鲜美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也暖暖的。

这时,他脑海里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稻田养鱼技术在长沙郡成功推广,楚地稻田亩产平均提升3o,百姓额外增收,解锁‘生态农业循环’模板,可向其他郡县复制推广。”

他抬起头,看着院外金黄的稻田,稻浪在风里翻滚,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溅起一串水花。

张阿伯正给大家讲着明年要怎么改进田埂,李婶说要多捞些浮萍喂鱼,王二说要把自家的稻种分给大家……夕阳洒在稻田上,把一切都染成了温暖的金色,稻穗和鱼儿,成了长沙郡百姓丰收的最好象征。

接下来的几天,苏正带着长沙郡的丰收数据去了其他郡县,秦斩则留在长沙郡,帮村民们总结稻田养鱼的经验,还教大家怎么把鱼腌制成鱼干,方便储存和售卖。

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不少外郡的人都来长沙郡学习稻田养鱼的法子,这生态农业的种子,在楚地的土地上,渐渐扎下了根。

入冬后,张阿伯把多余的稻子卖了,又卖了些鱼干,攒了些钱,给儿子张二郎娶了媳妇。

婚礼那天,全村的人都来了,秦斩也来了,还送了张阿伯一卷新的农书,上面写着更多生态农业的法子。

张阿伯捧着农书,激动得热泪盈眶:“秦将军,谢谢您!

咱们老百姓,就盼着能有好收成,能过上安稳日子,现在这些都实现了,您就是咱们的大恩人啊!”

秦斩拍了拍张阿伯的肩膀,看着院子里热闹的景象,轻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往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窗外,雪花轻轻飘落,落在稻田里,给来年的丰收埋下了希望。

而长沙郡的稻田养鱼之法,也像一粒种子,随着冬日的寒风,飘向了楚地的各个角落,在来年的春天,会开出更美的花,结出更丰的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