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集 稻田的养鱼术(2 / 3)
>
他儿子张二郎扛着锄头,在田埂边挖了道半尺宽的浅沟,这是秦斩教的“鱼溜”
,万一田里水少了,鱼能躲在沟里。
张阿伯蹲在田边,小心翼翼地把鱼苗倒进田里,看着银闪闪的小鱼苗在稻苗间穿梭,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总怕第二天来田里,稻苗就被鱼啃光了。
接下来的几天,张阿伯每天天不亮就往田里跑,蹲在田埂上看半天。
可鱼苗好像真没碰稻苗,反而看到几条小鱼追着稻叶上的稻飞虱跑,有时候还能看到鲤鱼在泥里拱,把藏在土里的田螺翻出来吃掉。
他心里的石头稍稍落了点地,可没过多久,又出了新问题——一场大雨过后,田里的水涨高了,有几条鱼苗顺着田埂的缺口跑了出去,张阿伯现时,只捡到两条奄奄一息的小鱼,心疼得直跺脚。
秦斩听说后,第二天就带着人来了。
他帮张阿伯把田埂加高了半尺,还在田埂内侧铺了层碎陶片,防止雨水冲垮田埂。
“张阿伯,这稻田养鱼,田埂是关键,得比寻常田埂高些、结实些,不然水一涨,鱼就跑了。”
秦斩一边帮着铺陶片,一边说,“另外,每隔十天要往田里撒些米糠或者浮萍,鱼苗光吃害虫不够,得补点饲料,长得才快。”
张阿伯记在心里,之后每天除了看稻苗,还会去河边捞些浮萍撒进田里。
鱼苗渐渐长大了些,从一寸长到了三寸,鳞片也更亮了,在稻苗间游过时,能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影子。
村里其他试种的人家也来问张阿伯经验,他虽然还有些不确定,但还是把秦斩教的法子一一告诉了大家。
转眼到了七月,长沙郡进入雨季,连着下了半个月的雨。
张阿伯的田埂因为加过高、铺了陶片,没出问题,可村里王二家的田埂却塌了个口子,鱼跑了大半,稻苗也被雨水冲倒了一片。
王二蹲在田埂上叹气,张阿伯看了心里也不好受,主动帮他修田埂,还把自家的鱼苗分了些给他:“二小子,别泄气,咱们再试试,秦将军说了,种稻养鱼得有耐心。”
王二红着眼眶点点头,之后也照着张阿伯的法子,把田埂加固了,还每天往田里撒饲料。
渐渐地,村里试种的人家都摸清了门道,田里的稻苗长得越来越壮,鱼也越来越肥,那些没试种的人,看着别人田里的稻苗比自家的青嫩,也开始动了心,纷纷找苏正领鱼苗。
八月初,稻苗开始抽穗,金黄的稻穗垂下来,把稻秆压得弯了腰。
张阿伯的田里,鱼已经长到了半尺长,他站在田埂上,看着稻浪翻滚,鱼在稻穗下穿梭,心里的欢喜压都压不住。
他特意挑了个晴天,去镇上买了些酒,又割了些肉,准备等秦斩来的时候,请他吃饭。
可没等秦斩来,张阿伯又遇到了新麻烦——他现有几块稻穗上长了蚜虫,要是往常,他会赶紧喷药,可现在田里有鱼,喷药会把鱼毒死。
他急得团团转,赶紧让人去郡府找秦斩。
秦斩很快就来了,还带了个老农。
那老农是从洞庭郡请来的,专门种稻养鱼的老手。
老农看了看田里的蚜虫,笑着说:“老哥别慌,这蚜虫好治,咱们往田里撒些草木灰就行,草木灰能杀死蚜虫,还能当肥料,对鱼也没坏处。”
张阿伯赶紧让人烧了些草木灰,撒在稻田里。
没过两天,蚜虫果然少了,稻穗又恢复了饱满的样子。
他看着秦斩,心里满是感激:“秦将军,要不是您,我这田今年怕是要减产了,您真是帮了咱们大忙了!”
秦斩笑着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您肯带头试,其他乡亲肯跟着学,这法子才能推得开。
再过一个月,就能收割了,到时候咱们就能看到收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