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集 旧贵异动(3 / 5)

加入书签

>他知道,秦斩的威望不是靠“霸王之气”

吓出来的,而是靠一件一件实事堆起来的。

走到侯府门口时,侍卫早已认出了他,恭敬地引他入内。

侯府的庭院与楚宫不同,没有雕梁画栋的奢华,却种满了楚地常见的橘树,此刻枝头已结出小小的青橘,随风摇曳。

秦斩正在书房里看卷宗,见昭雎进来,便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相迎:“昭太傅,景驹那边可有消息?”

“他们已决定拥立熊心公子举事,还联络了项梁的人。”

昭雎坐下,接过侍女递来的热茶,喝了一口,才继续道,“不过我已劝过他们,只是不知能否听进去。

明日的宴会,恐怕不会平静。”

秦斩点了点头,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的橘树:“我在楚地半年,深知旧贵族心中的执念。

他们恨的不是我,是亡国之痛。

但若因此让百姓再遭战乱,我不能坐视。

明日设宴,我不准备派兵,只让他们看看楚地如今的样子,看看咸阳的诏书,或许能让他们回心转意。”

“万一他们不肯放弃呢?”

昭雎担忧道,“景驹此人,野心极大,恐不会轻易妥协。”

秦斩转过身,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若他们执迷不悟,我便只能用秦军的方式解决。

但在此之前,我想给他们一个机会,也给楚地百姓一个机会。”

他说着,从案上拿起一卷卷宗,递给昭雎:“这是上月楚地的民生账册,你看看。

粮仓的存粮比楚亡时多了三成,流民返乡的有两千余户,淮河大堤已修好了百里,今年汛期,寿春再不会被淹。

这些,都是百姓用汗水换来的太平,不能毁在他们的野心手里。”

昭雎接过账册,一页页翻看,眼中渐渐泛起泪光。

他想起楚亡前,百姓流离失所,粮价飞涨,楚廷却还在为争夺王位而内斗。

如今的寿春,虽在秦人的统治下,却有了久违的安定。

“我明白了。”

昭雎合上账册,站起身,“明日的宴会,我会陪你一同前往,也让他们看看,楚地如今需要的不是复楚,是太平。”

秦斩点了点头,看着昭雎离去的背影,又拿起案上的另一卷绢帛——那是咸阳送来的嘉奖诏书,始皇帝在诏书中称赞他“治楚有方,安民有功”

,并许他可便宜行事。

他将诏书仔细收好,心中暗道:明日,便用这太平与大义,让景驹等人放弃异动。

次日清晨,寿春的阳光格外明媚。

秦斩的侯府门前,车水马龙。

景驹、昭虎、屈庸等人各自乘着马车而来,他们穿着最体面的服饰,却面色凝重,显然对今日的宴会心怀忐忑。

侍卫引他们进入侯府,穿过庭院时,恰逢一队秦军士兵正在操练,他们步伐整齐,动作划一,却没有丝毫喧哗,与楚亡时那些烧杀抢掠的秦兵截然不同。

宴会厅设在侯府的正厅,厅内宽敞明亮,四壁挂着几幅字画,既有秦地的山水,也有楚地的楚辞,显得格外和谐。

正厅中央摆着一张长案,案上摆满了楚地的特色菜肴——清蒸淮鱼、炖鹿肉、蜜渍橘瓣,还有一壶壶上好的米酒。

秦斩已在厅内等候,他穿着一身玄色的秦式朝服,却未戴冠,只束着一根玉带,显得平易近人。

见景驹等人进来,他起身笑道:“诸位今日能来,秦某甚是欣慰。

快请坐,尝尝这寿春的米酒,还是去年的陈酿。”

景驹等人相互看了一眼,犹豫着走到案前坐下。

侍女为他们斟上米酒,酒液清澈,香气扑鼻,却无人有心思品尝。

“不知秦侯今日设宴,有何要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