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集 旧贵异动(2 / 5)

加入书签

“昭氏也出两百!”

昭虎紧随其后,眼中闪过决绝,“若能复楚,我等便是楚国的开国功臣!”

项伯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项氏虽多在江东,但我这一支仍有百余精锐,愿听公子调遣。”

众人纷纷表态,米酒被一一斟满,杯盏相碰的声音在密室里响起,像是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敲起前奏。

景驹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伸手端起酒杯,正要一饮而尽,却忽听得密室门外传来一阵轻响——是他安排在门口的侍卫出的警示信号。

“谁?”

昭虎猛地起身,手按在腰间的佩剑上。

密室门被推开,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老者走了进来,正是曾为楚廷太傅的昭雎。

他比昭虎年长十余岁,头已全白,脸上布满皱纹,此刻却面色凝重,目光扫过案上的绢帛与密信,轻轻叹了口气:“诸位,何必如此执迷不悟?”

景驹心中一紧,强作镇定:“昭太傅,我等商议楚地之事,与你无关,还请出去。”

“与我无关?”

昭雎走到案前,拿起那卷画着熊心的绢帛,缓缓摇头,“楚亡已半年,百姓好不容易能吃上饱饭,穿上暖衣,你们却要为了一己之私,再掀战火?秦斩虽为秦将,却从未亏待过楚地百姓,上月疫病,他亲自入疫区救治,连手臂都被感染,这样的人,难道不比那些只知争权夺利的楚王强?”

“你!”

屈庸怒目而视,“昭雎,你身为楚臣,却为秦斩说话,简直是楚人的叛徒!”

“叛徒?”

昭雎苦笑一声,将绢帛放回案上,“我若想做叛徒,早在楚亡时便投了秦斩,何必等到今日?我只是不忍见楚地百姓再遭战乱之苦。

你们以为拥立新楚王便能复楚?秦廷兵力强盛,蒙恬的三十万大军就在北方,一旦起事,寿春必遭血洗,到时候,你们谁能承担这个后果?”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头上。

密室里再次安静下来,刚才的热血沸腾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犹豫。

景驹看着昭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却又不敢作——昭雎在楚地旧臣中威望极高,若杀了他,必会引起其他旧臣的不满。

“昭太傅,”

景驹放缓了语气,“我等并非要置百姓于不顾,只是秦廷暴虐,今日的安定不过是暂时的。

他日秦斩若奉诏回京,寿春百姓又将何去何从?唯有复楚,才能保楚地长久太平。”

昭雎摇了摇头,不再多言,只是转身向门口走去:“秦斩已得知你们的谋划,他今日设宴,请诸位明日去侯府一叙。

至于是否要举事,诸位还是好好想想吧。”

说完,他推门而出,留下密室里面面相觑的众人。

炭火渐渐熄灭,寒意重新弥漫开来,刚才斟满的米酒,此刻已凉得刺骨。

昭雎离开景驹府邸时,雨已经停了。

寿春的街道上,零星有几个行人走过,大多是提着菜篮的妇人,或是背着农具的农夫。

街角的面摊上,热气腾腾的汤面冒着白雾,摊主一边下面,一边哼着楚地的童谣,歌词里竟有“秦侯修堤,淮水不欺”

的句子。

昭雎沿着街道慢慢走着,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他曾是楚廷的太傅,辅佐过楚怀王的孙子,楚亡时,他也曾想过殉国,却被秦斩拦下。

秦斩当时只说了一句话:“楚地百姓需要有人为他们谋生计,而非一死了之。”

半年来,他看着秦斩打开粮仓赈济饥民,看着秦军士兵与楚地百姓一同修建淮河大堤,看着“楚秦书院”

里楚儒与秦博士争论礼法,却从未有过冲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