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集 偶遇故人(2 / 4)

加入书签

一声掉在地上,他快步走过来,伸手想碰秦斩的胳膊,又缩了回去,像是不敢相信。

“真的是你?你……你不是在秦军里做了大官吗?怎么会来寿春?还穿成这样……”

“我现在守着楚地,做了破楚侯。”

秦斩笑了笑,“今天出来走走,看看市井的情况。

倒是你,当年打完仗,你说要回关中种地,怎么跑到寿春来打铁了?”

提到这个,赵二柱的眼神暗了下去,他挠了挠头,苦笑道:“别提了,回了关中才知道,家里的地早就被淹了,爹娘也没了。

我在村里待不下去,就跟着一伙匠人往南走,最后到了寿春,凭着当年在军营里学的这点打铁手艺,开了这个小铺子,混口饭吃。”

秦斩沉默了。

当年秦军里,像赵二柱这样的兵卒太多了,他们跟着大军征战,流血流汗,可打完仗,家乡却没了,只能四处漂泊。

他想起自己,若不是当年在战场上拼出了一条路,或许也和赵二柱一样,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做着糊口的营生。

“别站在这儿说了,”

赵二柱抹了把脸上的汗,把秦斩往铺子里让,“我这铺子小,你别嫌弃。

我去关了火,咱们找个地方,喝两杯,好好聊聊。”

秦斩点点头,看着赵二柱熟练地把炉火盖灭,又用湿布擦了擦手,换上一件洗得白的粗布长衫。

铺子角落里,堆着几件打好的农具,还有一把没完工的菜刀,铁刃已经磨得亮。

秦斩拿起那把菜刀,掂了掂,分量很足,刀刃的弧度也很讲究——当年在军营里,赵二柱就负责修兵器,他修的枪杆、刀刃,总比别人的耐用。

“走,前面有家小酒馆,老板是楚地人,酿的米酒不错。”

赵二柱锁了铺子的门,引着秦斩往街东走。

两人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阳光透过街边的槐树,洒下斑驳的影子。

赵二柱话多了起来,问秦斩这些年怎么一步步做上侯爷的,问秦军破楚时的情况。

秦斩捡着能说的,简单说了几句,更多的时候,是听赵二柱说。

酒馆确实不大,只有四五张桌子,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楚国人,见了赵二柱,热情地打招呼:“赵师傅,今天不打铁了?这位是……”

“这是我兄弟,从关中过来的,”

赵二柱拉着秦斩坐下,“老板,来两坛米酒,再炒几个菜,要你们这儿最拿手的。”

老板应了声,转身去后厨忙活了。

很快,两坛米酒端了上来,还有一盘炒腊肉、一盘凉拌藕片、一碗炖鸡汤。

米酒是温热的,倒进粗瓷碗里,泛着淡淡的米香。

赵二柱给秦斩满上一碗,又给自己倒了一碗,端起来,说:“兄弟,这么多年没见,我先敬你一杯。

当年在军营里,多亏了你照顾我。”

秦斩也端起碗,和他碰了一下,“嗞”

地喝了一口。

米酒很甜,带着点微醺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很舒服。

“该我敬你才对,当年若不是你背我回来,我早就成了楚军的刀下鬼了。”

两人相视一笑,都喝干了碗里的酒。

几杯酒下肚,赵二柱的话更多了,开始说起关中的变化。

“我前年回了一趟关中,想看看老家。

你猜怎么着?当年咱们驻扎过的陇西大营,现在改成了粮仓,里面堆的粮食,能让附近几个县的人吃好几年。

还有咸阳,我听说陛下修了阿房宫,那气派,比当年的秦王宫还大。”

他顿了顿,夹了块腊肉放进嘴里,慢慢嚼着,眼神有些恍惚。

“村里的老人们说,现在关中的日子好过了,税比以前轻了,官府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