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集 偶遇故人(3 / 4)
组织人修水渠,地里的收成也多了。
可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当年咱们在村里和孩子们一起摸鱼、爬树的地方,现在盖了新房,路也修宽了,可那些孩子,见了穿官服的人,就躲得远远的,不像咱们小时候,敢跟县吏开玩笑。”
秦斩静静地听着,没说话。
他知道赵二柱说的是实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实做了很多事,修长城、通驰道、统一度量衡,可这些事,也耗尽了民力。
关中是秦的根基,日子还好过些,像楚地这样的新征服之地,百姓还没完全适应秦的律法,心里的隔阂还在。
“还有咱们当年的那些弟兄,”
赵二柱放下筷子,叹了口气,“我去年在陈县遇到了当年的伍长,他说,跟着蒙恬将军北击匈奴的弟兄,有一半没回来。
还有跟着李信将军攻楚的,大多战死了。
咱们那一伍,算上你我,也就剩两个人了。”
秦斩的心猛地一沉。
他当年所在的伍,有十个人,都是关中子弟。
他记得伍长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兵,总爱跟他们讲自己年轻时打六国的故事;还有个叫王小六的,才十五岁,第一次上战场就吓得哭了,是秦斩把他护在身后。
这些人,他后来再也没见过,原来都已经不在了。
“世事无常啊,”
赵二柱端起碗,又喝了一口,“当年咱们都想着,打完仗,回关中种地,娶个媳妇,生几个娃,安安稳稳过日子。
可现在,能活着就不错了。
我这铺子,去年冬天差点被溃兵抢了,要不是我拼死反抗,恐怕连命都没了。”
秦斩看着赵二柱,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
他放下碗,看着赵二柱的眼睛,认真地说:“二柱哥,你这铁匠铺,别开了。
跟我回侯府,我让你掌管兵器坊。”
赵二柱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说啥?掌管兵器坊?我……我就是个普通的铁匠,哪能做得了这个?”
“你怎么不能?”
秦斩笑了,“当年在军营里,你修的兵器,比工匠铺里的还好。
现在侯府的兵器坊,缺个懂行的人掌管。
那些工匠大多是楚地人,对秦人的兵器样式不熟,你去了,正好能教他们。
而且,兵器坊的俸禄,比你开铺子强多了,你也不用再担心被溃兵欺负。”
赵二柱还是不敢相信,他搓着手,有些局促地说:“可……可我是个平民,哪能进侯府做事?再说,我也不懂怎么管兵器坊啊。”
“你是我兄弟,怎么不能?”
秦斩拍了拍赵二柱的肩膀,“兵器坊的事,有我在,你不用怕。
你只要把兵器的质量管好,教工匠们做好每一件兵器,就行。
我知道你实诚,不会贪墨,也不会苛待工匠,这就够了。”
他顿了顿,看着赵二柱,语气更温和了些:“二柱哥,当年咱们一起在战场上拼杀,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有个太平日子吗?现在楚地刚定,需要人来守护这太平。
你我兄弟,应当一起出力,共守这太平。”
赵二柱看着秦斩,眼睛渐渐红了。
他活了大半辈子,四处漂泊,受尽了苦,从来没人对他说过这样的话。
秦斩现在是侯爷,位高权重,却还把他当兄弟,愿意给他这样的机会。
他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只能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
赵二柱的声音有些哽咽,“兄弟,我听你的。
我跟你回侯府,好好掌管兵器坊,绝不让你失望。”
秦斩笑了,端起碗,和赵二柱碰了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