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集 跨族教学因文化差异遇教学阻碍(2 / 4)
替换成了简化的晶体结构。
可演示图刚播放到一半,硅基族学员里的“岩”
突然站了出来——它的晶体结构比其他学员更厚重,表面有深灰色的纹路,是硅基族里少见的“能量感知强化型”
个体。
岩的能量波动变得急促,翻译终端里传出它的疑问:“‘消失’是什么?我们的能量会转化成星尘回到宇宙,不是‘消失’,你们为什么要用‘消失’这种没有‘去向’的词?”
林野的后背瞬间冒了汗。
“能量守恒”
里的“不消失”
,是人类为了简化概念的表述,可硅基族对能量的认知是“循环”
而非“守恒”
——在他们的文化里,能量不会“守恒”
在固定的系统里,而是会不断流动、转化,最终回归宇宙,再以新的形式被吸收。
“消失”
这个词,在硅基族的语境里等同于“否定能量的循环性”
,是对他们认知体系的挑战。
“抱歉,是我用错了词。”
林野立刻暂停演示,大脑飞运转,试图找到既能准确表达理论,又不违背硅基族文化的表述,“应该说,能量会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就像你们身体里的星能,转化成光纹传递信息,或者转化成力量移动,最终会变成星尘回到宇宙,再被新的生命吸收——这就是能量不会‘消失’,而是一直在‘旅行’。”
他特意用了“旅行”
这个词,还在能量幕上画出能量从晶体到星尘,再到新晶体的循环路线。
岩的深灰色纹路慢慢变浅,光纹也恢复了平稳,可林野能感觉到,还有几个学员的光纹里藏着“不确定”
——他的解释虽然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本质上还是用人类的语言逻辑,去套硅基族的认知体系,就像把圆形的积木硬塞进方形的卡槽。
真正的阻碍在一周后的实践课上达到了顶峰。
那天要教的是“能量信号传递”
,林野设计的练习是让硅基族学员两两一组,用学到的通用语震动频率,传递“危险”
“安全”
“需要帮助”
三个基础信号。
人类的教学逻辑里,“练习”
是通过重复巩固知识,可硅基族的文化里,“能量信号”
是关乎生存的重要信息,从来没有“练习”
的概念——在他们的聚居地,只有真正遇到危险时,才会传递“危险”
信号,随意传递会被视为“对生命的不尊重”
。
所以当林野让第一组学员开始练习时,两个硅基族学员只是站在原地,晶体表面的光纹变得僵硬——那是“抗拒”
的信号。
助教苏晓以为他们没听懂,上前想再演示一遍,可刚靠近,其中一个名叫“沫”
的学员突然向后退了一步,晶体表面爆出刺眼的白光——那是硅基族的“警告”
信号,翻译终端里传来急促的声音:“为什么要让我们传递假的‘危险’信号?这会让我们的能量核心产生混乱!”
沫的反应让整个教学穹顶陷入了沉默。
林野看着沫紧绷的晶体结构,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一直在关注“知识如何传递”
,却忽略了“知识背后的文化意义”
。
对人类来说,“练习”
是学习的手段;可对硅基族来说,“能量信号”
是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他们对生命和宇宙的认知,不能被当成“需要重复的知识点”
。
那天的实践课最终没能继续。
林野让助教们先带领硅基族学员进行简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