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信仰之光(2 / 4)
次,三个英军士兵突然闯进地窖搜查,肖恩下意识地将铁片护在身后。
刺刀抵住他的喉咙时,他竟笑了,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你们可以杀了我,但这些十字架会像草籽一样,落在爱尔兰的每一寸土地上,春风一吹就芽。”
士兵们最终没能从他嘴里问出什么,只在离开前砸烂了他的铁砧,可第二天一早,肖恩又找了块废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再次在老城区响起。
宗教的凝聚力,更让那些分散的反抗力量如溪流汇入江河,拧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绳。
爱尔兰西部的康尼马拉山区,岩石裸露如老人的筋骨,十几个原本各自为战的游击小队,在当地神父奥康奈尔的召集下,于一座废弃的修道院中举行了秘密集会。
修道院的穹顶早已塌了一半,月光从破洞洒进来,照亮了石桌上那本泛黄的《圣经》。
奥康奈尔神父穿着打补丁的黑袍,手指划过“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
的章节,声音在空旷的殿堂里回荡:“看看这里,弟兄们。
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四百年,上帝没有抛弃他们;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受压迫,天主也绝不会忘记我们。
红海再宽,也挡不住追寻自由的脚步;英军再凶,也拦不住爱尔兰人回家的路。”
他将一枚铜制的十字架放在《圣经》上:“从今天起,我们便是一体。
你们的子弹就是我的子弹,你们的伤口就是我的伤口。”
与会的队长们纷纷将手按在《圣经》上,掌心的老茧与伤疤相互触碰。
来自克莱尔郡的利亚姆曾因抢粮与戈尔韦郡的小队交过火,此刻他看着对方队长脸上的刀疤,突然伸出手:“以前是我糊涂。”
对方握住他的手,两人的指关节都因用力而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后,他们利用山区的复杂地形,上演了一幕幕精妙的协同作战。
英军的“清剿”
队刚进入利亚姆的伏击圈,戈尔韦郡的小队便会切断他们的退路;而当英军试图围剿奥康奈尔神父的据点时,藏在泥炭沼泽里的小队又会突然杀出。
有次英军动用了火炮,眼看修道院即将失守,十几个队员竟抬着一尊圣母像站在废墟前,炮弹落在周围炸开,他们却死死护住神像,硬生生逼退了敌军——那些士兵终究不敢对着圣母像开炮。
就连孩子们,也在信仰的熏陶下早早懂得了抗争的意义。
利默里克的一所地下教会学校藏在面包房的阁楼里,楼梯是用面包箱搭成的,踩上去咯吱作响。
孩子们用炭笔在石灰墙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十字架,还有手持利剑的天使——仔细看去,天使的面孔竟是他们熟悉的游击队员模样:有的缺了只耳朵,有的瘸着腿,都是村里牺牲的英雄。
老师布里奇特修女教他们认读盖尔语字母时,总会在石板上写下“信仰”
与“祖国”
两个词。
她讲圣徒凯瑟琳反抗暴君的故事时,会指着窗外英军的岗哨:“暴君或许穿着华丽的衣裳,拿着锋利的刀剑,但天主站在我们这边。”
有个叫芬恩的十岁男孩,头像茅草般蓬乱,却有双格外明亮的眼睛。
一次英军突袭学校时,他趁乱将一张记有英军布防的纸条藏在《圣经》的封皮夹层里,那是他前一晚在父亲的酒馆里,借着给英军送酒的机会偷偷画下的。
他抱着《圣经》跑出面包房,穿过三条街,在一座石桥下找到了游击队员。
当队员们摸着他冻得通红的耳朵夸赞他勇敢时,他仰起头,露出豁了口的门牙:“布里奇特修女说,保护信仰的人,天主会把他的名字记在天上。”
后来,这张纸条帮助游击队成功炸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