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宁越地长真归命,易州城孝干殉节(1 / 2)

加入书签

武德五年四月,大唐在迎来河北平定、交趾归附的双重捷报后,天下格局为之一新。秦王李世民于洺水之畔以水陆并进之策,大破刘黑闼,迫其北投突厥,中原腹心之患遂除;与此同时,交趾总管丘和遣使奉表,高士廉已率团抵达长安,岭南归化之路由此奠定。

然天下未靖,烽烟未息。就在长安城为接连捷报张灯结彩之时,易州(今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头却燃起了告急的烽火。高开道作为刘黑闼的北方盟友,为实现控制幽燕要道的战略意图,亲率八千精锐步骑突袭易州。时值春寒料峭,易水河面残冰未消,这位盘踞渔阳的悍将联合突厥别部,兵锋直指扼守太行八陉之蒲阴陉的军事重镇。

易州刺史慕容孝干正在府中批阅文书,忽闻城头警钟长鸣。他推开窗扉,但见北方天际烟尘蔽日,当即取下悬挂在堂前的明光铠。这副祖传的铠甲在晨曦中泛着冷冽的青光,甲叶相击之声清脆如磬。

\"速向幽州求援!\"他对匆匆赶来的司马沉声道,手指不自觉地抚过剑柄上刻着的\"尽忠\"二字,\"其余将士随我守城!今日便是马革裹尸,也绝不让胡马踏过易水!\"

城下,高开道身披狼裘大氅,坐骑不安地刨着尚未解冻的土地。他望着城头那面猎猎作响的唐字旗,嘴角扯出一抹冷笑:\"慕容孝干!若肯献城,某保你慕容氏在幽州永享富贵!\"

慕容孝干立在垛口,朔风卷起他斑白的鬓发。他缓缓取下雕弓,弓弦震响,利箭破空而去,精准地射断敌阵中的狼头大纛:\"要战便战,何须多言!易州城只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惨烈的攻城战持续了三日三夜。高开道驱使士卒扛着云梯如潮水般涌来,突厥射手在城外土丘上列阵,火箭如飞蝗般倾泻在城楼。慕容孝干亲率死士血战,城垛上的血迹结了冰又融化,融化了又结冰。

第四日黎明,西门在投石机的持续轰击下终于坍塌。慕容孝干率残部退守刺史府,他环顾身边仅存的三十余名亲兵,忽然笑道:\"诸君可惧死?\"

众人齐声应道:\"愿随使君!\"

就在这时,浑身是血的斥候踉跄跪报:\"使君...援军在六十里外的狼牙谷被突厥骑兵截住了!\"

慕容孝干整了整破碎的铠甲,提起那杆伴随他征战二十年的长戟,戟刃上的红缨早已被血染成暗褐色。他率先冲出府门,长戟在晨光中划出凛冽的弧线,石阶前接连倒下七名敌兵。最终他被团团围住,身上十余处伤口都在汩汩淌血。

高开道踏着血泊走来,狼裘上沾满冰屑:\"最后问一次,降是不降?\"

慕容孝干仰天大笑,声震屋瓦,惊起檐上寒鸦:\"告诉陛下,臣慕容孝干,没有辱没'尽忠'二字!\"话音未落,他已反手挥戟,锋利的戟刃划过咽喉时,喷涌的鲜血在晨曦中映出一道绚丽的虹。

他的身躯缓缓跪倒,始终面向长安的方向,那双尚未闭合的眼睛依然凝视着巍峨的易州城墙。

四月初十,当八百里加急的信使踉跄着扑倒在承天门前的白玉石阶上时,早朝的钟鼓声刚刚停歇。浑身泥泞的驿卒从怀中取出被鲜血浸透的军报,嘶声道:\"易州……易州失守了!慕容刺史……战死!\"

太极殿内霎时寂静。李渊手中的玉圭\"啪\"地断成两截,碎玉迸溅在丹墀之上。

\"说清楚!\"兵部尚书屈突通猛地跨前一步,\"慕容将军如何殉国?\"

驿卒伏地痛哭,将易州血战的惨状一一道来。当说到慕容孝干自刎前那句\"大唐只有断头刺史,无降刺史\"时,殿中不少老将都已红了眼眶。

\"好个慕容孝干!\"李渊霍然起身,玄色龙袍在晨光中剧烈摆动,\"传旨,追赠慕容孝干为易国公,谥号'忠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