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六 半阙流光渡(2 / 5)
前失踪的“天狼星号“科考船最后传回的坐标。
我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的航海日志,泛黄的纸页间夹着片风干的船帆,布料上凝结着盐粒结晶的星图。
女孩的机械怀表突然自鸣,奏响《月光?》第三乐章。
琴键自动起伏时,她校服口袋里掉出枚青铜钥匙。
钥匙柄部刻着敦煌飞天的浮雕,当我们俯身拾取时,看见钥匙齿纹里嵌着细小的经卷残片,梵文咒语在咖啡馆的灯光下忽明忽暗。
电子钟的报时声撕裂雨幕时,所有光影突然开始倒流。
女孩的琴谱恢复成空白五线谱,男人的照片里天文台重新立起,而我的咖啡杯里,凝结的水珠正逆着重力向上攀升。
玻璃橱窗外,末班电车沿着来时的轨迹缓缓退回隧道深处,车窗里的伞花重新收拢成干爽的模样。
“时间不是直线,是莫比乌斯环。
“男人将银戒按在吧台上,金属表面浮现出黄河古道的卫星云图,“我们不过是被困在环上的蜉蝣。
“他忽然露出脖颈后的刺青,那是个由齿轮与星轨组成的图腾,每个齿尖都对应着二十八星宿的方位。
女孩捡起怀表时,青海湖的卫星定位点突然泛起绿光。
地图上的血色三角开始分解,重组为敦煌石窟的飞天壁画。
她校服第二颗纽扣不知何时脱落,露出里面微型罗盘的轴承,那些游丝般的金属丝正与星图产生共振。
当第一滴雨悬停在落地窗前时,我看见自己的倒影正在分裂。
无数个“我“从雨珠里诞生,有的穿着民国长衫仰望星空,有的握着青铜剑刺向海浪,最远处那个“我“正站在紫金山天文台的废墟上,手中铜制日晷的晷针正指向银河旋臂的缺口。
电子钟重新跳动时,所有幻象如退潮般消散。
男人将照片收回皮夹,封底露出张泛黄的船票——1937年12月12日,上海十六铺码头至青岛。
女孩把青铜钥匙放在吧台,钥匙齿纹里的经卷残片自动拼凑成《推背图?》第四十五象。
我端起凉透的咖啡,现杯底沉淀着细小的星砂,在杯壁折射出猎户座腰带的光芒。
雨停了。
霓虹灯牌上的“2o24“字样正在雨水浸泡下剥落,露出底下崭新的“2o25“。
穿校服的女孩消失不见,只留下本《大唐西域记?》压在咖啡杯旁。
翻开扉页,有人用朱砂笔写着:“当时间成为环,所有离别都是重逢的倒影。
“
此刻的半阙流光渡。
高霜树,李铭渊,九界门门主修庆,柯木四人正在品茶论道。
“英灵的存在是否合理?”
“人可以制造出英灵,许多的异常出现,灵师与普通人的界限因为英灵而拉大,中世纪圣殿当时制造了变种人去对抗灵师。”
“那灵师都死完了,变种人又该怎么处理?又制造神性压制变种人?”
“变种人死完后呢?”
“命运又是否真的存在呢?柯木先生”
“我知道命运之轮确实存在,它上面的十二个指针指示着命途。”
李铭渊:十二命途?存在,因果,意识,自由,时空,进化,系统,价值,边界,信念,规则,通现。
柯木:我听说过的版本是--时空连续体,量子本源,能量守恒,信息本体论,熵增原理,对称破缺,维度架构,观测者效应,模因涌现,数字本体论,美学原理,意识参量。
暮色漫过雕花窗棂时,茶汤正泛起第三道琥珀色涟漪。
高霜树指尖摩挲着青瓷盏沿,檐角铜铃被穿堂风叩响的刹那,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北邙山巅见过的雪——那雪也是这般清凌凌地悬在半空,仿佛随时会坠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