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集 韩国内乱(3 / 9)

加入书签

>

公仲侈愣住,“魏国与我们素有嫌隙,楚国自顾不暇,齐国远在东方……”

“向秦国。”

公仲朋的声音斩钉截铁。

公仲侈脸色骤变:“父亲!

秦国是虎狼之国,当年商鞅变法后,多次攻打我们韩国,宜阳城外的尸骨还没寒透,向他们求援,岂不是引狼入室?”

“现在顾不得那么多了。”

公仲朋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宫城的方向,“公叔氏夺权,韩国必乱;秦国若来,至少能保住韩室,也能保住我们公仲氏。

何况秦国近年来一直推行连横之策,公孙衍在秦为相,素来主张控制中原,我们求援,他们未必不会答应。”

他知道这是一步险棋。

秦国就像饥饿的猛虎,一旦让它进入韩国,想要再赶出去,难如登天。

可眼下,这是唯一能破局的办法。

当天夜里,公仲朋挑选了一名心腹家臣,让他换上平民的衣服,带着自己的亲笔信,从府邸的密道逃出新郑,向西前往秦国的都城咸阳。

密道里阴暗潮湿,家臣跪在地上,接过书信时手都在抖:“大人放心,小的就是拼了命,也会把信送到秦王手中。”

公仲朋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凝重:“记住,见到秦王或公孙衍,一定要说清楚——韩国内乱,公叔氏若掌权,必与楚国结盟,对抗秦国。

秦国若出兵相助,公仲氏愿以韩国的盐铁之利相赠,且以后韩国的外交,皆与秦国商议。”

家臣点头,转身消失在密道的黑暗里。

公仲朋站在原地,听着密道入口关闭的声音,心里默默祈祷。

他不知道这步棋走下去,是能挽救韩国,还是会把韩国推向更深的深渊,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家臣离开后第三日,公仲氏的府邸终于支撑不住。

卫戍部队攻破了大门,公叔氏的私兵涌入府邸,与家臣们展开巷战。

公仲朋带着家人退守内堂,手里握着一把青铜剑,目光坚定。

“父亲,我们真的要战死在这里吗?”

公仲侈的声音带着哭腔,他的手臂已经被砍伤,鲜血染红了衣袖。

公仲朋摇头,把剑递给儿子:“我们不战死,我们等。

等秦国的消息。”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混乱的喊叫声,紧接着是卫戍部队撤退的声音。

公仲朋愣住,正要派人去打探,一名家臣匆匆跑来:“大人!

公叔氏的部队退了!

说是宜阳的守军赶来了,已经到了城外,要求公叔氏撤军!”

公仲朋猛地松了口气,瘫坐在椅子上。

宜阳的守军果然还是念及旧情,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

宜阳守军兵力有限,挡不住公叔氏多久,真正的希望,还在咸阳那边。

三、咸阳朝堂议,公孙献良策

咸阳的秋阳比新郑暖些,透过朝堂的格窗,洒在光洁的青石地面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秦惠文王坐在王座上,手里拿着一封书信,眉头微蹙。

下方,公孙衍站在左侧,王翦站在右侧,朝臣们分列两旁,大气不敢出。

“韩宣惠王崩,韩仓即位,公仲、公叔二氏内乱,公仲朋遣使求援,愿以盐铁之利相赠,且听秦国外交调度。”

惠文王把书信放在案上,目光扫过众臣,“诸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话音刚落,一名老臣立刻出列:“大王,韩国乃中原要地,但若出兵相助,恐引他国非议。

且公仲氏与公叔氏皆为韩室世族,我们干预韩国内政,未必能得好处,反而可能陷入韩国内乱的泥潭,不如不救。”

“臣以为不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