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集 货币统一(3 / 3)
缘还沾着蓝田铜矿的矿砂。
&0t;大夫,依此范铸造,三日便可出十万枚。
&0t;工匠捧着新铸的仿品,与真品几乎无二。
田单却将仿品扫落在地:&0t;秦半两用的是&039;法钱&039;之制,每枚重十二铢,铜锡配比都有定数。
你这仿品轻了半铢,穿绳时孔边还会刮手,商人怎会认?&0t;他捡起枚真品,&0t;李斯那厮,竟连钱孔的圆角都算到了。
&0t;
窗外忽然传来喧哗,田单推开窗,见集市上的商人正围着秦国来的商队。
那些秦商用秦半两买齐国的海盐,一枚钱换三斤,比用齐刀币划算得多。
围观的齐人啧啧称奇,手里的刀币忽然变得沉甸甸的。
&0t;传我命令。
&0t;田单转身,声音里带着疲惫,&0t;开放临淄与咸阳的货币互兑,按秦廷的比例来。
&0t;
工匠愣住:&0t;那我等数月的仿制&0t;
&0t;烧了。
&0t;田单望着远处的烽火台,&0t;秦半两能通行天下,靠的不是铜料,是那&039;半两&039;二字背后的法度。
我等学不来。
&0t;
密室里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仿造的钱范在烈焰中蜷曲变形,像些被揉碎的野心。
田单知道,从今夜起,天下的商路之上,将只听一种钱响。
五、天下通流
一年后的咸阳,吕不韦站在新落成的市楼之上。
这座高三层的楼阁是秦国的&0t;金融中心&0t;,每层都挂着巨大的衡器,各地商队在这里用秦半两结算,铜钱碰撞的声音像场永不落幕的雨。
楼下的广场上,燕国的貂皮、楚国的漆器、赵国的铁器正被装上马车。
账房先生们捧着账本穿梭其间,笔下的数字都以秦半两为单位,再也不用为换算头疼。
李斯缓步走上楼,手里拿着份新报上来的户籍册。
&0t;吕君看这组数字。
&0t;李斯指着册上的记录,&0t;推行秦半两以来,关中粮价稳定在每石三十钱,蜀锦在临淄的售价比从前高了三成,而我秦地的铁器,已能换得匈奴的良马。
&0t;
吕不韦忽然指着楼外驰道:&0t;那不是弦高么?&0t;
郑国商人正指挥着仆从装货,车上的秦半两装了满满三箱。
他抬头看见市楼上的两人,遥遥拱手。
去年用肥牛换来的秦半两,让他在西域换了批美玉,转手便赚了十倍。
暮色降临时,市楼的灯笼次第亮起。
李斯望着满城灯火,忽然想起初铸秦半两的那个夜晚,章邯说这钱能让天下的商路都朝着咸阳来。
如今看来,何止是商路——那些随着秦半两流通的,还有度量衡的统一,还有法度的威严,还有天下人对&0t;统一&0t;二字的渐渐习惯。
吕不韦摸着袖中的秦半两,铜钱已被体温焐热。
他想起年少时在各国辗转,每到一地都要先学辨钱,如今却能带着同一串钱走遍天下。
这小小的方孔圆钱里,仿佛藏着条看不见的线,正将四分五裂的天下,慢慢缝合成一个整体。
市楼的钟声敲响,惊起檐下的夜鹭。
远处的作坊里,新一批秦半两正在范模中冷却,棱角间的青光,像极了破晓时的天色。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