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集 货币统一(2 / 3)

加入书签

嚷:&0t;俺这把刀用了十年燕刀币结算,凭啥要换这新钱?&0t;

隔壁布庄的掌柜苏氏连忙扯他衣袖:&0t;王屠户莫急,昨日我用新币去买蜀锦,三枚便换了两匹,比从前用魏圜钱划算多了。

&0t;她掀开柜台下的木箱,里面整齐码着十串秦半两,方孔里穿的麻绳都带着新麻的清香。

争吵声引来了巡市的廷尉府吏,他腰间挂着的铜铃随着脚步叮当作响。

&0t;诸位请看。

&0t;吏员从囊中取出天平和砝码,将枚秦半两放在左盘,右盘依次放上旧钱,&0t;官府定的兑换比例,都是按实重折算,绝无虚头。

&0t;

人群里忽然挤出个面生的商人,操着楚国口音:&0t;若是俺带了楚蚁鼻钱来,也能换么?&0t;

&0t;自然。

&0t;吏员拿出本厚厚的换算册,&0t;楚币十枚换秦半两一枚,各地驿站都设兑换处。

&0t;

那商人眼睛一亮,慌忙从行囊里倒出堆形似蚂蚁的小钱。

围观者看着天平上跳动的砝码,渐渐没了声息。

王屠户咂咂嘴,摸出怀里揣的旧钱:&0t;那俺先换五十枚试试。

&0t;

三日后的早市,王屠户的肉案上摆着个新铸的铜盘,里面整齐码着秦半两。

买肉的妇人递过一枚钱,他用指尖掂了掂,爽快地割下一刀肉:&0t;这钱好,不用再数那些零碎刀币了。

&0t;

不远处的酒肆里,吕不韦正看着账房先生用新币结算。

三车漆器换两车蜀锦,只需清点秦半两的数目,算盘打得噼啪响,盏茶功夫便清了账。

他忽然起身,对随从道:&0t;备车,去邯郸。

&0t;

三、商路钱声

驰道上的车轮声比往日急促了许多。

郑国商人弦高赶着十二头肥牛西去,牛车上的钱袋里,秦半两碰撞的脆响盖过了牛铃。

他想起半月前在函谷关,关吏验过通关文牒后,只用秦半两便缴了关税,比从前掏六种货币省时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0t;弦高兄这是往咸阳送肥牛?&0t;对面来的商队里,燕国商人荆轲探出头。

他车上载着辽东的貂皮,钱袋鼓鼓囊囊,&0t;俺这趟换了五百枚秦半两,在洛阳买丝绸时,掌柜的见了这钱,给的价都比别人高两成。

&0t;

弦高勒住缰绳,指着路边新立的石碑:&0t;你看那上面刻的,秦半两在韩、赵、魏境内都能通用,兑换点比驿站还密。

&0t;石碑上的律令墨迹未干,最末行写着&0t;盗铸秦半两者,斩立决&0t;。

两人在道旁酒肆歇脚时,见几个秦国商人正用秦半两结算。

一枚钱换三斗粟,五枚钱换匹麻布,数钱的手指翻飞,铜钱在木桌上跳着清脆的舞。

邻桌的魏国商人看得眼热,摸出本国的布币想换,被掌柜摆手拦住:&0t;客官不如往前再走三里,驿站便能换秦半两,比这布币好用多了。

&0t;

弦高看着这幕,忽然明白为何秦军能千里奔袭——粮草辎重的结算若是这般顺畅,兵锋自然能快人一步。

他摸出枚秦半两放在桌上,铜锈在阳光下泛着青绿色的光,像块凝着岁月的玉。

四、钱范之争

临淄城的夜总带着海盐的腥气。

齐国大夫田单站在密室里,看着案上排列的秦半两,指节捏得白。

桌下藏着的,是刚从秦国偷运回来的钱范——那些刻着&0t;半两&0t;二字的泥模,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