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博览共生(2 / 5)
舞台上,阿竹与皮埃尔合作 “竹编蕾丝秀”:阿竹编竹编挂件,皮埃尔在旁织蕾丝花边,两人的作品拼在一起,正好组成 “融艺树” 的图案;孙阿婆与索菲亚则演示 “银饰珐琅制作”:孙阿婆焊接银基底,索菲亚在上面烧珐琅,银草与珐琅的光泽交相辉映。“音乐要再慢一点,让观众看清我们的动作,” 阿竹对调音师说,皮埃尔补充:“灯光要聚焦在手上,让大家看到竹丝和蕾丝的细节。”
林羽协助主持人核对流程:开场播放中欧非遗纪录片,接着揭幕 “融艺树”,然后是中欧代表致辞,最后是联合表演。“纪录片里要加一段老竹坡的楠竹生长画面,还有欧洲蕾丝工坊的日常,” 林羽建议,“让观众看到两地非遗的‘日常’,更有代入感。”
寅时末,彩排结束,阿竹有点紧张:“怕编错了给六艺丢脸,” 赵阿公拍了拍他的肩:“你在欧洲教那么多人编竹编,都没出错,今天也一样,记住,我们的手艺里有老竹坡的劲,错不了,” 阿竹点点头,握紧了手里的藤丝。林羽望着舞台上的 “融艺树” 道具,突然懂得 “开幕彩排非易事,融艺亮相显底气” 的道理 —— 非遗全球化的自信,藏在表演的打磨、老匠的鼓励、手艺的底气里,藏在每个为精彩铺路的瞬间。
辰时?博览开幕,全球瞩目
巴黎时间上午 9 点,“中欧非遗博览会” 正式开幕。场馆外的广场上,中法两国国旗飘扬,“融艺树” 造型的气球升空,来自全球 20 多个国家的观众有序入场,国际媒体的镜头对准了场馆入口。
法国文化部长首先致辞:“中欧非遗都有悠久的历史,今天的博览会是一次‘手艺的对话’,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技艺,让非遗在全球化时代焕发新活力。” 接着,赵阿公代表六艺联盟发言,手里举着验艺草:“这株草跟着我们从中国的六巷走到巴黎,它能检测竹料、银料,更能见证中欧非遗的友谊,今天,我们把六艺的‘根’带来,也想带走欧洲非遗的‘智慧’,一起让老手艺走得更远。”
揭幕环节,赵阿公与安娜共同拉下 “融艺树” 的幕布,树上的中欧展品在阳光下闪耀,AR 特效在树顶生成 “非遗融共生” 的中英双语字样,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国际直播平台的观看人数实时突破 100 万。“太震撼了!没想到中国竹编和欧洲蕾丝能这么美,” 一位德国观众说,旁边的中国观众补充:“这就是非遗的魅力,不分国家,不分语言。” 林羽望着开幕的场景,突然懂得 “博览开幕非易事,全球瞩目显价值” 的道理 —— 非遗全球化的影响力,藏在部长的期许、老匠的真诚、观众的热情里,藏在每个为文化喝彩的瞬间。
巳时?展区互动,融艺传情
“技艺体验区” 里,中欧工匠们忙着教观众体验非遗。阿竹教法国小朋友编迷你竹编挂件,用 3d 模具辅助,小朋友们很快就编出了带着竹草纹的小挂件;皮埃尔则教中国观众织蕾丝,用简易工具让新手也能上手。“我编的挂件要送给妈妈,告诉她这是中国竹编,”7 岁的法国小女孩莉莉安举着作品,阿竹帮她在挂件上系了根红绳:“这是中国的吉祥绳,祝你妈妈开心。”
“联名款展区” 前,订单不断:“竹编蕾丝挂件” 订出 300 件,“珐琅银草银饰” 卖出 200 套,“竹编皮革盒” 也有 150 个订单。欧洲连锁商场 “老佛爷” 的采购经理找到林羽:“我们想把这些产品引进全欧洲的门店,能不能长期合作?” 林羽立刻联系国内分中心:“西安分中心要准备扩大竹编产能,苏州分中心加快银饰珐琅的生产,” 经理笑着说:“我们看重的不仅是产品,还有背后的文化故事,这是其他品牌没有的。”
巳时半,“技艺溯源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