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诸法空相(3 / 5)
其分。
林羽拿起一块鲜果,清甜的滋味带着眼识的明;再饮一口药汤,温热的触感含着身识的显,突然懂了 “六识相济” 的真意 —— 不是消灭识界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找到空性的缘起,就像饮食的味触、草木的显隐、界气的分别,都是在末那识界的观照中显露出诸法空相,就像这坛心交融的水,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却彰显着缘起的本质。
未时?阿赖耶识界初现,种子含藏
日轮西斜时,阿赖耶识界石的 “阿赖耶识圆通” 宝相在树荫里显得幽深。石上的神像嵌着墨玉,在微光中泛着暗光,石缝间的阿赖耶识草结着圆果,与周边的藤蔓连成一片,蚂蚁在草丛中穿梭,爬行的路径与种子识的含藏轨迹相合 ——“这是‘种子含藏’,” 慧观法师指着飘散的草籽,“此刻阿赖耶识界的界气最沉,植物的根系深度是巳时的两倍。” 净观用标尺测量,阿赖耶识草的根系深度比清晨深了十个单位,“《般若经》里说‘藏时含摄,缘起根本’,” 他指着仪器,“就像大地含藏,赖耶气也在摄持种子。”
居士们在坛边禅修,阿赖耶识界的阿赖耶识草旁的禅者很快入定,与六根界的六根草形成鲜明对比。“藏时入定,得定力足,” 入定的禅者说,“根时修观,得慧力盛,界位错了,修证就易偏。” 林羽望着那些专注的身影,突然觉得所谓 “识界”,不过是佛陀给种子定的含藏处,执着则轮回,照破则解脱。远处传来诵经声,与坛边的蝉鸣形成和谐的午后曲,让人想起 “阿赖耶识藏种子,缘起现行互为因” 的偈语。
申时?六根界西斜,根尘相对
日轮偏西时,六根界的眼根石在霞光里显得明亮。石缝间的眼根草结着带孔的叶,与周边的耳根草、鼻根草连成一片,每种草木的生长态势都与对应的根尘相对属性相合 ——“这是‘根尘相对’,” 慧观法师指着各草的形态,“眼根草如瞳孔,耳根草似耳郭,鼻根草若鼻孔,各随其相。” 净观用根尘检测仪测量,眼根草的透光率比耳根草高了十五个百分点,“《般若经》里说‘根尘相对,缘起所依’,” 他指着仪器,“就像镜与物对,根界气也在显发诸识。”
居士们在坛边行禅,眼根界边的人观色,耳根界边的人听声,动作与对应的根尘属性完全合拍。“眼根观在申时修,” 眼根界边的禅者说,“耳根听在酉时习,界位错了,观照就易散。” 林羽望着那些专注的身影,突然觉得所谓 “佛法”,不过是让众生各随其根尘 —— 观色借眼根的明得以显了,听声借耳根的聪得以了知,差异的特质在各自的根界里得到彰显,却又在整个识界坛的气场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观照的缘起。
酉时?六尘界东升,尘识相触
夕阳西下时,六尘界的色尘石群被霞光染成金红。各石上的宝相与草木在霞光中连成一体,色尘的显色、声尘的音声、香尘的气味、味尘的滋味、触尘的冷暖、法尘的名相在坛心交汇成圆 ——“这是‘尘识相触’,” 慧观法师指着渐浓的暮色,“此刻六尘界的界气完全调和,众生的观照力是巳时的两倍。” 净观用观照力检测仪测量,坛内的禅者专注度比巳时高了二十个百分点,“《般若经》里说‘酉时尘合,缘起显现’,” 他指着仪器,“就像水遇缘则流,尘界气也在显发识用。”
居士们身着素衣,手持念珠,围绕在坛边,举行一场庄重的法会。坛上摆放着六尘界的供品,每一种供品都与相应的界位尘性完美对应。
色尘界的供品是五彩斑斓的鲜花,它们娇艳欲滴,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仿佛在诉说着世间的美好;声尘界的供品是一只法螺,它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一曲天籁之音,能唤醒人们内心的宁静;香尘界的供品是名贵的香料,它们燃烧时散发出的香气,能让人感到身心愉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