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草木随行(3 / 5)

加入书签

孩子的头:“慢才扎实,你看青崖山的松树,长十年才胳膊粗,却能活百年。”

下午的线上课程连接着三个城市的小学。林羽举着手机在工坊转圈,镜头里的灵草、竹器、炒茶锅依次出现,“这是泽丰村的竹筛,” 他晃动筛子让孩子们看竹丝的纹路,“比塑料筛透气,就像你们的鞋子,透气才舒服。” 屏幕里传来孩子们的惊呼,有个孩子举着奶奶的旧蒲扇:“我家也有这样的草木东西!” 林羽笑着说:“每个家都藏着草木的故事,就像每个草木,都藏着家的记忆。”

茶商老周送来批新的锡罐时,带来个好消息:灵草茶要进机场免税店了。“设计成便携装,” 他指着罐身上的灵草图案,“让出国的人带着,就像把青崖山的春天装进行李。” 林羽打开锡罐闻了闻,茶香混着金属的凉味,突然想起初到城里时,觉得锡罐不如竹篓亲切,如今却明白 —— 容器不同,藏着的草木心是一样的。

傍晚去中药房送灵草干品时,老中医正在炮制新收的药材。灵草与当归、枸杞按比例配伍,在铜锅里翻炒的动作如舞蹈,“这是给留学生准备的养生包,” 他用秤称药的动作精准,“让他们知道,中药不只是苦汤子,也能像茶一样喝。” 林羽看着药材在锅里翻滚,突然觉得自己就像这灵草 —— 在不同的环境里,与不同的人相遇,最终成为滋养他人的一部分。

回到工坊时,张大爷正给门口的灵草浇水。水壶的水流在水泥地上漫开,顺着地砖的缝隙渗进土里,“这草真肯长,” 他数着叶片的数量,“比我家仙人掌还皮实。” 林羽蹲下身,发现砖缝里竟冒出棵狗尾草,与灵草并排生长,“《齐民要术》说‘杂五种,以备灾害’,” 他笑着说,“它们是朋友,不是敌人。” 远处的霓虹灯亮起,给两棵小草镀上橘红的光,像给城市的夜晚别了枚朴素的胸针。

晚饭煮了灵草叶面条,汤里撒了把从邻市带的野菊花。林羽把面条盛进粗瓷碗,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突然觉得这奔波的日子,就像灵草的生长 —— 看似在不同的地方打转,实则每一步都在扎根。他翻开青绿色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草木无脚,却能行遍天下;人有脚,更要带着根行走。”

夜里整理行李时,林羽在背包侧袋发现片干枯的灵草叶。是邻市分会场掉落的,不知何时粘在了包上。他把叶片夹进《太初规则》,刚好落在 “易地而植” 的批注旁,像给这段旅程盖了个邮戳。手机提示音响起,是马克发来的邮件,附了张纽约公园的照片 —— 灵草在异国的土地上抽出新叶,红纹在阳光下依然清晰,像在说:无论到哪,都别忘了自己的颜色。

第三天清晨,灵草工坊的竹卷帘刚拉开,就见辆货车停在门口。是发往西部山区的灵草种子和农具,“按您说的‘每箱配把竹锄’,” 送货员核对清单的动作麻利,“山里的老乡说,要像种玉米一样种灵草。” 林羽往每箱里塞了本简易手册,封面用彩笔画着灵草的生长过程:“告诉他们,不用太讲究,就按种玉米的法子来,草木比咱想象的随和。” 货车启动时,竹锄在箱里发出轻响,像给远方的土地捎去声问候。

去参加非遗博览会的路上,林羽绕道去了趟高铁站。给即将发车的列车员递了包灵草茶:“上次听您说总失眠,” 他指着包装上的冲泡说明,“睡前喝半杯,比安眠药温和。” 列车员笑着收下:“您这草木东西,比啥都贴心。” 林羽望着列车驶离的方向,突然觉得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在带着自己的草木记忆前行,就像这列车,载着不同的故事奔向远方。

博览会上,灵草工坊的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林羽演示着用灵草纤维造纸的过程,纸浆在竹帘上荡成薄薄的层,“这叫‘抄纸’,” 他晃动竹帘的动作如摇橹,“《天工开物》里的法子,比机器造的纸多了草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