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李相从不犯错,他如果错了,一定是我们理解的不对(9 / 17)

加入书签

第四路,蛮王孟获,起南蛮之兵,犯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

    “第五路,西羌羌王,起羌兵,犯西平关!”

    “五路大军,来势汹汹!”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曹丕面色骤变,跌坐于王座之上,半晌无言。

    俄顷,曹丕急召文武百官入宫议事。

    不多时,众臣齐聚文昌殿,人人面带忧色。

    曹丕环视群臣,沉声道:

    “……诸位爱卿。”

    “刘备五路伐我,诸位有何良策?”

    话音未落,彭羕出列,拱手道:

    “大王,刘备势大,五路并进,我军难以兼顾。”

    “不如遣使求和,暂避锋芒。”

    “待其退兵,再图后计。”

    此言一出,益州派官员纷纷附和:

    “彭公所言极是!”

    “刘备兵锋正盛,若强行抵抗,恐生灵涂炭!”

    显然,面对汉朝的五路大军,蜀地官员都有些慌了神。

    他们并不认为魏国有能力同时分兵拒敌五路军马。

    “荒谬!”

    一声怒喝如雷霆炸响,众人侧目。

    只见大将军夏侯惇独目圆睁,须发皆张,厉声叱道:

    “尔等受先王厚重,如今大敌当前,不思报国。”

    “反欲屈膝降贼,岂非贪生怕死之辈?”

    夏侯惇说的是实话,曹操对不起很多人,但并没有对不起本地豪族。

    基本上是默许了他们兼并土地,大肆敛财。

    只是没想到,大敌当前,一个个竟成了那贪生怕死之辈。

    彭羕面色微变,但仍强辩道:

    “夏侯将军,非是我等惧战,实乃敌众我寡。”

    “若贸然迎击,恐难保全社稷!”

    曹丕心中亦惧刘备势大,但若就此投降,岂不拱手送出曹魏江山?

    那他才刚刚上位,屁股都还没坐热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