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李相从不犯错,他如果错了,一定是我们理解的不对(10 / 17)
他眉头紧锁,犹豫不决。
就在此时,殿角一人冷然开口:
“凡主降者,皆可推出斩首!”
众人一惊,循声望去。
只见太尉司马懿立于阶下,面色阴沉如铁,眼中寒光凛冽。
曹丕见司马懿出言,心中稍定,连忙问道:
“仲达有何高见?”
司马懿缓步上前,拱手道:”
“大王勿忧。”
“任他齐国几路来,我等只管一路去。”
“刘备虽五路来攻,然其军各有所弊——”
“马超虽勇,然关中兵少,不足为惧。”
“申仪新降,军心未固。”
“士燮远在交州,行军迟缓。”
“孟获蛮兵虽众,然皆乌合之众,难成气候。”
“羌兵悍勇,却无攻城之能。”
“五路看似势大,实则各怀异心,我军只需分兵据守。”
“待其自乱,再择机反击,必可破之!”
“仲达,”曹丕沉声道,“虽然如此,那也是五路大军压境。”
“今众议纷纭,卿既表决议,可有良策?”
司马懿缓步出列,拱手一礼,眸中精光内敛,缓缓道:
“大王勿忧。”
“臣已有定计,可使五路大军,不战自退。”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不少人面露不屑之色,暗思五路大军来势汹汹,岂是轻易可退?
司马懿却淡然一笑:
“诸公皆不晓兵法之妙。”
“兵者,诡道也,贵在使人不测,岂可泄漏于人?”
曹丕倾身向前,急道:
“仲达可速速为孤道来!”
司马懿从容不迫,伸出一指:
“其一,西羌王引兵犯西平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