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李相从不犯错,他如果错了,一定是我们理解的不对(8 / 17)
“待见成效后再推广全国。”
“且各郡县原有学舍可加以修缮利用,不必全部新建。”
李翊依然是采取温和的手段。
知道你世家会反对,那我缩减规模,减少名额总行了吧?
难道你们这些手握土地、人口的世家豪强们,连这点面子都不给朝廷吗!
总之,李翊就是在给世家们投下慢性毒药。
等到他们毒发身亡那一天,就是李翊贯行自己新政的那天。
“此外,臣以为应该在各州设立‘劝学官’,专司督导学业。”
“这也是为了鼓励寒门子弟入学求仕。”
君臣二人又详谈良久。
直至宫灯将尽,内侍来添油,刘备才惊觉时辰已晚。
“时候不早了,子玉且回去歇息吧。”
刘备关切道,“朕观你面色不佳,切莫太过劳累。”
李翊起身告辞:
“臣告退。”
“陛下也请保重龙体。”
……
章武六年,夏。
成都城内暑气蒸腾。
魏王曹丕自继位以来,大兴土木,扩建宫室,欲显新朝气象。
这一日,他正在新修的文昌殿内与近臣议事。
忽见殿外侍卫仓皇奔入,跪地急报:
“大王!边关急报!”
“齐国刘备调集五路大军,分进合击,欲取西川。”
曹丕闻言,手中葡萄串“啪”的一声落地,落成数粒在地。
他猛然起身,厉声道:
“细细报来!”
那侍卫额头沁汗,声音微颤:
“第一路,马超起关中兵,汇合凉州李严部,直取阳平关。”
“第二路,乃降将申仪,起上庸兵,进犯汉中。”
“第三路,交州士燮,起岭南兵,走西水,攻益州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