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坏了,把班长大人的原形都给打(3 / 5)

加入书签

敢说出真相的人’。”

    女生怔住,轻声说:“我以前觉得心理学就是测IQ、画房树人、做量表……可你让我明白,它其实是关于尊严的学问。”

    深夜,他在台灯下整理录音笔里的素材。那是过去一年中,学生们匿名讲述的故事片段。有男生哭着说自己被父亲长期贬低,“哪怕考第二名也是废物”;有女生坦白长期自残只为缓解父母争吵带来的窒息感;还有一个男孩录下自己模仿父亲语气骂自己的音频,说:“我已经习惯了用最狠的话攻击自己,因为这样别人再说时,就不会那么痛了。”

    他一边听,一边记录关键词。突然,一段熟悉的声音跳了出来??王璐的母亲,在一次亲子沟通训练营结束后低声说:

    >“我一直以为逼他学习是对的,直到那天看见他在素描本上画了个笼子,里面关着一只鸟,下面写着‘妈妈说我飞不高,所以剪了翅膀’……我才明白,我不是在帮他飞翔,是在折断他的骨头。”

    泪水无声滑落。

    第二天清晨,他早早赶到教室,在黑板上抄下《庄子?人间世》中的一句: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就不欲入,和不欲出。”

    沈教授进来时停下脚步:“你在用道家思想解读现代心理困境?”

    “是。”陈拾安转身,“现代社会要求青少年‘就’??顺从规则、适应压力、追求卓越。但如果内心无法‘和’??即自我接纳与情感平衡,人就会分裂。所以我主张,心理教育的目标不是让人更‘强’,而是让人更‘柔’,像水一样,既能承受重压,又能绕石前行。”

    教授久久凝视着他,终是笑了:“你的论文题目我没批错。这个课题,值得深入。”

    一个月后,“听风计划”正式纳入全省高校心理研究合作项目。陈拾安受邀参与编写《青少年羞耻感干预手册》,并在一次省级学术会议上做了主题发言。当他站在讲台上,展示那一叠叠来自学生的匿名纸条照片时,全场寂静。

    他说:“这些字迹颤抖的留言,不是病理数据,是一个个灵魂在黑暗中摸索出口的痕迹。我们常问‘你怎么了’,却很少问‘谁让你觉得不能说’。而我要做的,就是建立一种机制??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说出痛苦不会让你变得更糟,反而可能成为照亮别人的火种。”

    会议结束,一位年长的心理专家握着他的手说:“三十年来,我一直在教人如何‘修复异常’。今天我才意识到,也许真正的任务,是重新定义‘正常’??允许脆弱存在,才是健康的起点。”

    那一刻,陈拾安想起了元宵节那晚,陈思雨靠在他肩上睡着的模样。她的呼吸轻浅,像一片羽毛落在心上。他曾以为自己只是临时承接了一份重量,后来才懂,那是整个时代压在年轻一代身上的沉默。

    学期中期,他接到林阳电话:“市妇联启动了一个‘母亲对话计划’,邀请你去做首场讲座。主题定为:《如何接住孩子的崩溃,而不是责备他们的软弱》。”

    “我讲不了大道理。”他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