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坏了,把班长大人的原形都给打(4 / 5)
,“但我可以放一段录音??那个怀孕女生做完手术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老师,我现在最怕的不是别人知道,是我爸妈知道了会失望。’”
“就讲这个。”林阳声音沙哑,“太多父母把‘失望’当成武器,却不知道,那才是刺穿孩子心脏的最后一刀。”
讲座当天,礼堂座无虚席。除了家长,还有不少教师和社会工作者。陈拾安没有PPT,只放了几段真实录音,配合几张模糊的手绘漫画??那是学生们授权使用的心理日记插图。
当播放到那位父亲听完儿子割腕录音后哽咽说“我从来没想过他会怕我”时,台下已有女性掩面哭泣。
结束后,一位中年妇女追到门口,拉着他的袖子问:“我家女儿最近总把自己关在房间,我说两句就吼我‘你根本不理解我’……我是不是……真的让她觉得很可怕?”
“她不是不孝。”陈拾安轻声说,“她是太爱你了,才不敢告诉你她有多痛。试着某天晚上敲门进去,不说教,只抱抱她,说一句‘妈妈在这儿’,就够了。”
女人泪如雨下。
回校途中,他又收到一条短信,来自陈思雨:
>“老师,我参加了学校的戏剧社,演了一场关于校园欺凌的短剧。台词里有一句是您说过的:‘我不是脏,我只是受伤了。’演出完,好多女生来找我说谢谢。我觉得……我好像开始好了。”
他靠在车窗边,望着城市夜景流光溢彩,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
冬至那天,研究生院举办“心灵叙事工作坊”。每位学员需分享一段影响自己走上心理学道路的经历。轮到陈拾安时,他取出那本泛黄的《庄子》,翻开夹着照片的一页。
“十八岁那年,我在破庙里醒来,身上盖着老道士的棉袄。他临死前对我说:‘人心如井,千年不枯,唯惧无人投石问一声寒暖。’那时我不懂,现在明白了??所谓心理咨询,不过是向深井投下一枚石子,告诉里面的人:你不是空的,还有回音。”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清晰: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个逃亡者,逃离贫穷,逃离冷漠,逃离那个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矫情’的世界。但现在我知道,我不是逃,是在寻找返回的路。我要带着大学的知识、研究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回到那些仍在井底呼救的孩子身边。”
全场肃然。
有人举手问:“那你还会回去当高中心理老师吗?”
“当然。”他微笑,“而且我会在那里待很久。因为真正的变革不在论文期刊上,而在每一次学生把纸条塞进门缝的瞬间。”
年后开学,省教育厅组织“听风计划”巡回宣讲团,陈拾安名列其中。第一站便是他的母校??青林三中。
当他再次踏入校园,全校师生列队迎接。校长亲自为他戴上校徽:“你是我们第一个从心理岗位考上研究生的老师,更是第一个让全校开设‘情绪表达课’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