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钱门诸生京师守御三(2 / 2)

加入书签

爷如今在京师没什么心腹助力,学政之事又繁杂,要管各州府学堂,还要编教材、选教官,何不把江南的门人旧友召来相助?

一来能凑齐人手共行学政大业,二来也能给他们谋个正经出路,让有才学的人不至于埋没,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话像一盏灯,瞬间点醒了钱谦益。

他猛然想起,自己在南直隶还有不少人脉,当年北上赴任前,还跟毛晋、陆贻典他们说过,等在北直隶站稳脚跟,定会设法提点他们,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才学。

可这一晃,五年过去了,忙着应付朝堂琐事,竟把旧时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

想到这里,他不禁抬手拍了拍额头,嘴里反复念叨:

“委实不该,委实不该啊!”

砚台里的墨已磨得细腻均匀,钱谦益拿起一支狼毫笔,笔尖蘸满墨汁,在信纸上落下“致毛兄”

三个字时,心里的愁绪散了大半——

有这些知根知底的门人相助,不管是修订学堂章程,还是督查地方教学,都能少走不少弯路,学政监正的位子,或许真能稳稳拿下。

大明的驿站至今没恢复,说起来竟有些荒唐——

乾德皇帝压根就不知道朝廷还有驿站这种机构。

如今无线电报普及,军情、公文报就能传递,又快又方便,他更没理由去琢磨“驿站”

这档子事,自然也不会知晓,原历史里搅得天下大乱的李自成,本是陕西米脂的世袭驿吏,当年就是因为崇祯裁撤驿站失了业,没了生计才被逼上了造反的路。

这段公案的源头,要扯到崇祯元年的监察御史毛羽健。

那年,南直隶监察御史毛羽健被调入京师,彼时崇祯刚登基没多久,正急着找非“阉党”

出身的官员,帮自己清除魏忠贤留下的阉党势力。

毛羽健向来以“刚直不阿”

的名声在外,经好友、刑事给事中刘葆推荐,很快就被崇祯注意到,成了皇帝眼中的“可用之才”

可谁能想到,这“刚直”

只是他的表面功夫。

刚到京城一个月,他就看中了教坊司的一名歌女,动了纳为小妾的心思。

他妻子赵氏性子出了名的强势,肯定不会同意这事,于是他想趁着老妻还没从南方老家赶来,先把生米煮成熟饭,等妻子到了,木已成舟也只能认下。

没承想,他妻子不知从哪听闻了消息,竟借着驿站的“八百里加急”

驿马,日夜兼程赶来了京城,直接撞破了他的计划,不仅把歌女赶走,还把他骂得狗血淋头,纳妾的事彻底黄了。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