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废弃水电站,规划大波镇!(2 / 8)
(约三万人)。
让程野微微瞩目的是,大波镇有一座小型水电站,涡轮机虽早已被拆走,但坝体完好无损,当年肯定是按照百年工程的标准去建设的,没有偷工减料。
若能重新安装设备,足以支撑整个卫星城的初期用电。
更妙的是,坝体形成的水库水质达标,既能解决饮水问题,又能提供灌溉水源,简直是天然的“双保险”。
当然,大波镇之所以沦为无人问津的废墟,也有很致命的一点原因。
这里的水系接着临江,临江涨水,大波镇就会变成沼泽一片。
每一次涨水过后,变异植物的种子都会被水流带来扎根。
所以偶尔过去一次,就能从中找到发芽生根的变异植物,似张小凡带来的那四株白水草就是这么来的。
最后是周边八个大型村庄。
这些村子的民居大多还算完整,能勉强供人初期居住。
但选择这里意味着要走“拆迁复建”的路子,先平整现有房屋,再按规划重建,等于给自己凭空添了道工序,适合有经验、有时间的占地盘,而不是当下这种需要快速安置出成果的阶段。
当然,资料末尾还注明,检查官也可自选地形从零建设。
但这一条直接被程野无视了,就算真要选择这种地方,也需要获得承包资格后,再向检查站专项申请。
现在就写个“我要平地起高楼”,恐怕第一轮就得被筛出去。
“选哪里呢”
程野思索片刻,决定启用三次场外咨询的机会。
这机制有点像他穿越前看的选秀节目里的“求助环节”,明着是辅助决策,实则在考验检查官的判断力、经验,以及人脉广度。
“小张,我要打电话。”
“可以。”小张恭敬应道,“您只需说明要咨询的对象和问题,我们会代为转达并记录答案。”
不能亲自通话?
程野愣了下,随即恍然,这轮测试的设计确实巧妙。
若是亲自打电话,完全可以让对方帮忙辗转询问,变相突破三次限制。
但由工作人员转达,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答案,绝无钻空子的可能。
“好,第一个电话,帮我打给工务署的刘工。”
程野沉吟道,“向他询问大波镇白水坝的现状,坝体是否还能运转?若不能,维修所需的资源与技术门槛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