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废弃水电站,规划大波镇!(1 / 8)
理清楚思路后,再翻阅这本资料,程野的目标瞬间清晰起来。
既然这只是首轮筛选,并非最终选址,那就没必要急着关注那些剑走偏锋的特殊地形去当异类。
哪怕在他看来,某些被忽略的区域若能善加利用,潜力未必输于热门地点。
但前几轮筛选的核心,显然是评判检查官的包干理念是否贴合实际、知识储备是否扎实。
那些应用于特殊地形的“奇思妙想”,既缺乏案例支撑,也未必能得到考核组认可,反而可能因为脱离常规被扣分。
所以,最优解是选一个不算热门、也不冷门,却能精准展现自身优势的地点。
程野指尖在资料上快速滑动,先划掉了第一批无效选项,所有距离幸福城超过六十公里的地点。
理由很简单,前期建设的物资运输依赖机动部队,但现在的情况时降雨频繁,暴雨随时可能冲垮临时道路,延误运输周期,更别提途中可能遭遇的感染体袭扰。
一旦距离过远,单是物流损耗就可能拖垮初期建设。
更为关键的是水电网络,远离主城意味着要从零开始搭建供电供水系统,这不仅需要额外投入大量资源,更会成倍增加流民的安置难度。
对他这个缺乏建设实操经验的人来说,无疑是自设关卡。
紧接着,他又划掉了距离工业区六十公里以上的区域。
同样的道理,大部分建筑材料、工具设备都需要从工业区调配,近则运输效率高、成本低,远则可能因延误导致工期停滞。
以幸福城和工业区为圆心,各画一个六十公里的圆,两圆交集的区域瞬间凸显出来。
程野用笔尖沿着边界划了一圈,数下来符合条件的地点竟有十三个之多,比预想中更丰富。
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座县级规模的旧时代县城。
问路县。
资料显示,这里曾是超凡者激战的战场,所以内里建筑多已坍塌,仅剩寥寥无几的居民楼框架还立在废墟里,以及城区边缘的零星店铺还保持着相对完整的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县城地下的供水与排污管网或许尚存,但想要重新启用,势必要投入海量资源整修,光是清理管道内的淤积与破损,就可能耗尽初期物资配额。
这也是幸福城迟迟未动手占据此地的原因,毕竟连缓冲区的管道都三天两头出岔子,没人愿意在这种“基建黑洞”上赌一把。
此外,还有两座曾为县级规模的乡镇‘长水镇’、‘云水镇’(常驻人口均超十万),以及一座镇级规模的村镇,‘大波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