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废弃水电站,规划大波镇!(3 / 8)
何?请他用专业术语说明。”
“是!”
小张拿起防务通低声吩咐了几句,全程没追问刘工是谁,显然检查站早有专人负责对接各部门,确保咨询渠道畅通。
大约十分钟后,一张写满字迹的白纸由工作人员递进会场,送到程野面前。
此时会场里已不少人开始场外求助,不时有白纸传来递去,气氛比刚才更显紧张。
见程野这个见习检查官也顺利拿到回复,不少检查官暗暗侧目,显然没想到他才执勤没多久,就在缓冲区有能搭上线的人。
“还真是严肃,以前上学的时候都没经历过这个场面”
程野展开纸张,上面足足写了五百多字。
刘工果然没用大白话,通篇都是工程学术语。
“据新纪33年第12轮基础普查,白水坝的坝体混凝土等级较低(C25),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碳化深度检测值3.2cm,超出安全阈值1.1cm,需做表面碳化处理,溢洪道闸门启闭机锈蚀度78%,齿轮箱需整体更换,输水隧洞存在3处裂隙,最大宽度0.8mm,需注浆封堵”
末尾还附了句总结:“修复至可运行状态,需C30混凝土80立方米、钢筋12t、液压启闭机1台,建议配备2名结构工程师+15名熟练技工,工期预估15天。”
这些东西若是拿给外行,定然分析不出白水坝的损坏程度,只能凭借最后的建议衡量难度。
但落在程野眼里,却让他心里有了底。
村镇级水电站多建于20世纪后期,也就是千禧年前后,距今百年左右。
最初是作为整体电网的补充,后来因为基建的快速发展,变成了对外承包的产业项目之一。
属于一次性投入大、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的优质投资项目。
但混凝土碳化是不可逆的自然过程,即使私人承包后维护良好,碳化深度也会随时间缓慢增加。
而普通混凝土在自然环境中,年碳化深度约为0.1-0.3cm,100年累计碳化3.2cm,说明坝体要么处于干燥、少污染的环境,要么就是过去这些年仍然有定期简单的维护。
“有维护痕迹,又有修复可能.”
程野思路快速流转,“看来幸福城以前动过心思,恐怕碍于资源消耗大、回报率低才搁置。”
这恰恰说明大波镇是个潜力股,水电难题能通过修复旧设施解决,比从零建设节省至少70%的资源。
当然,刘工给的信息是“修复至可运行状态”,这要是放在现代肯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