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小刘:温暖你极致的孤独(9 / 14)

加入书签

bsp;  路给我们这样一种感觉:

    他似乎害怕观众“看不懂”历史的残酷,于是用大量特写、慢镜头、煽情配乐强行制造共情,这种手法与好莱坞最廉价的“苦难奇观”无异。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本片的亮点之一,年轻演员Crystal的投入值得肯定,但角色本身缺乏真正的心理深度。

    她在采访幸存者时的沉默凝视,以及书房崩溃撕稿的肢体语言,展现了一种近乎方法派的沉浸感。

    如果路能像她一样克制,而非沉溺于道德宣泄,这部电影或许能成为真正的杰作。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评价《天空》:这不是一部坏电影,却是一部“懒惰”的电影。

    以上为本刊影评,另附笔者深切的思考和感慨:

    这位被寄予厚望,被马丁·斯科塞斯、山田洋次、张一谋、斯皮尔伯格等人推崇,连伯格曼都认可的天才,似乎已经沉沦在庸俗的商业和政治叙事中。

    这是可悲的。

    我们何时才能见到下一个电影大师?

    “谬论!除了夸我的地方都是谬论!”

    刘主任如是说。

    她看得有些累了,斜倚在凯宾斯基酒店套房的丝绒扶手椅上。

    再翻页突然发现《视与听》的3.8分高分,和刚刚《电影手册》几乎不及格的2.9分形成巨大反差!

    于是又兴致勃勃地字斟句酌地看起来,只要是夸洗衣机的,她都要从头看到尾,心里舒坦得紧。

    只不过,《视与听》总编尼克詹姆斯亲自撰写的影评,仅一个标题就叫刘伊妃看得皱眉沉思起来。

    孤独者?

    小刘看了看署名总编的詹姆斯,总不好就这么草草地说他是个草包。

    可这骇人听闻的标题是几个意思?

    这位主编詹姆斯确实不是草包,相反是位电影评论界的领袖。

    他在毕业于牛津大学,做了十年的《视与听》的总编。

    在这十年里,他策划的每十年一次的“影史百大影片”成为电影界最具权威性的榜单之一,《视与听》也成为了电影界的圣经。

    刘伊妃放下茶杯,觉得这位詹姆斯总编的视角有些独特。

    从15岁起,越是走近他,小刘就越发能察觉到他身上那种莫名的疏离。

    和整个世界的疏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