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下海(3 / 6)

加入书签

sp;   众人若有所思。

    “我同意。”程怀古点头,“我们要建立一种新型组织文化:既专业,又柔软;既有结构,又不失人性。”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李言诚独自留在办公室,打开电脑撰写《晨光共同体建设白皮书》初稿。屏幕幽光映着他疲惫的脸,键盘敲击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突然,微信弹出一条消息:

    【匿名用户】:你们真的以为自己在救人吗?现实是冰冷的。没有财政拨款,没有编制保障,你们不过是一群自我感动的乌合之众。等热情耗尽,一切都会崩塌。

    他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然后,他截图保存,放入“舆情归档”文件夹,命名为:“20250417-外部质疑-编号043”。

    接着回复了一句:

    “你说得对。我们确实无法拯救所有人。但我们至少可以让一个人今天吃得上热饭,让另一个人今晚不再独自哭泣。如果你也曾感受过这样的温暖,请别急着否定它。”

    发送完毕,他关掉手机,起身走到树洞前。

    里面静静躺着一张新纸条,蓝墨水写着:

    >“我是市二院实习医生。上周跟你们一起去群租房义诊,看到那个吐血的女人拉着女儿的手说‘对不起拖累了你’,我哭了。我在医院三年,没见过主治医师多看一眼没医保的病人。我想申请成为你们的兼职医疗志愿者。可以吗?”

    李言诚轻轻抽出这张纸,夹进白皮书第一页。

    第二天清晨,市政府办公厅派人送来一份函件:经多方评估,“晨光”模式被列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拟推荐参评全省民生十大品牌项目,并邀请李言诚出席下周的专题座谈会。

    随函附有一张支票??二十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途不限。

    消息传开,食堂里一片欢腾。

    唯有程怀古坐在角落抽烟,眉头紧锁。

    “怎么了?”李言诚递给他一杯茶。

    “钱来了,麻烦也会跟着来。”他吐出口烟雾,“他们会要求报表、审计、绩效指标。然后就是考核、评比、宣传任务。最后,我们会被套进一套新的体制里,只不过这次穿的是‘先进典型’的外衣。”

    “我知道。”李言诚望着院子里奔跑的孩子们,“但我们也不能拒绝帮助。这笔钱能买十台制氧机,能让三十个孩子暑期参加兴趣班,能让餐车全年无休运转。”

    “那就接受,但设边界。”程怀古掐灭烟头,“资金使用决策权仍在议事会;所有数据公开透明;拒绝任何形式的形象包装或政治站台。”

    “我同意。”

    两人击掌为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