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水书生(1 / 2)

加入书签

松花江上自古有个传说,江心住着位“水书生”。每逢雾气弥漫的清晨,他便出现在江面漂浮的木排上,身着青衫,手捧书卷,摇头晃脑地吟诗诵文。放排的汉子们都说,若能与他答对一句诗文,这一路木排便能平安顺遂,避开所有暗礁险滩。

话说光绪年间,松花江畔有个叫二柱的年轻排工,二十出头,父母早亡,自小在江边长大,跟着老排工们学了一身放排的好本事,却半个大字不识。

这年开春,冰雪消融,江水上涨,正是放排的好时节。二柱与七八个汉子,将上百根粗木扎成宽三丈、长十丈的大木排,准备顺流而下,送往三百里外的吉林船厂。

临行前,老排头特意叮嘱:“二柱啊,你这头一回当排头,千万记住,若在江上遇见水书生,定要恭敬对答。咱们这行当,生死都在一念之间呐。”

二柱憨厚一笑:“老排头放心,我虽不识字,却也记了几首大家常念叨的诗文。”

晨雾弥漫江面,木排缓缓离岸。二柱手持长篙站在排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江面。江水哗哗拍打着木排,雾气愈来愈浓,三五步外便只见白茫茫一片。

忽然,前方雾中隐约现出个人影。二柱心头一紧,定睛看去,但见一青衣书生端坐雾中,手捧书卷,正自吟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二柱听老排头们说过这是《临江仙》,后面该怎么接却一时想不起来,急得抓耳挠腮。那书生见无人应答,轻叹一声,身影渐淡,眼看就要消失在雾中。

“等等!”二柱情急之下,扯开嗓子唱起了放排号子:

“哎嘿哟——松花江水长又长嘞! 嘿哟!兄弟们齐心把排放嘞! 嘿哟!绕过暗礁闯过浪嘞! 嘿哟!平安回家见爹娘嘞!”

粗犷的号子在江面上回荡,与书生的吟诵声奇异地交织在一起。那书生原本渐淡的身影重新凝聚起来,转过头,露出一张清秀面容,眼中带着惊奇。

说来也怪,二柱的号子刚落,前方浓雾忽然散开些许,露出一处隐在水下的暗礁。二柱急忙撑篙调整方向,木排险险擦着礁石边缘滑过,全排汉子都惊出一身冷汗。

水书生飘然移至排头,微笑道:“好个‘绕过暗礁闯过浪’,你这号子虽俗,却道尽了放排人的艰辛与期盼。”

二柱挠头憨笑:“先生见笑了,我实在不会那些诗文。”

书生却不介意,与二柱并肩站在排头,问道:“你可知我为何常年徘徊在这江心?”

二柱老实摇头。

“百年前,我本是赶考书生,乘船途经此地,不幸触礁沉船,溺死江中。因心中执念未消,魂魄不散,化为此间水魂。”书生轻叹一声,“这些年来,我见多了放排人的生死,总想助他们一臂之力。”

二柱闻言,肃然起敬:“先生好心肠!我们放排人最怕的就是暗礁。有时明明风平浪静,转眼就排毁人亡。”

书生点头:“正是。我每日吟诗,其实是在用声波探测水下地形。若能与我声韵相和,我便知来人懂得顺应水势,自然愿意指点一二。”

二人说话间,前方江面出现岔道。书生指向左侧水道:“走这边,右边水道看似平静,实则水下多乱石。”

二柱依言指挥木排转入左道。果然,行不过半里,就见右道方向水流转急,隐约可见水下狰狞礁石。

如此行了一程,书生不时指点方向,二柱则不时唱起号子。说来奇妙,每当二柱歌声响起,前方雾气便散开些许,露出安全水道。

日头升高,雾气渐薄,书生身影也开始变淡。临别之际,他从袖中取出一块巴掌大的青黑色石头,上面天然生成水波状纹路。

“二柱兄弟,你虽不识字,却有心与水相和的灵性。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